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课程教学设计

2020-01-09王晓娜王钦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资源管理应用型人力资源

王晓娜 王钦安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0 引言

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改革的深入,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继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后,全国教育大会也进一步要求高校“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使命与责任面前,如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如何探索并实践应用型本科的发展路径,成为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新的历史时期,旅游业长足发展,旅游市场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则是旅游专业人才的短缺。截至2018年底,全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约有600万人,专业旅游人才的实际需求量将有800万,旅游人才的缺口至少是200万人。而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中,又以管理岗位人才缺口比重最大。可以说,人才缺口,尤其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缺口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作为旅游与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旅游行业的理论及实践应用,对旅游行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但现实情况是,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非常强的学科,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课程理论性过强,且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内容陈旧、课程案例滞后等问题。时代需求、市场缺口、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都亟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课程改革,寻找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1 OBE理念的内涵及价值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导方向,强调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成果”或“产出”。在该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产出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对所教授课程应达到的效果、学生应学到的知识、学生应习得的技能应有清晰的设定和构思,相应的教学设计也需为之服务。

OBE教育理念与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课程的培养目标十分匹配。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课程旨在帮助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人力资源知识体系与职业技能之间搭建桥梁,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发展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旅游企业的实际问题。该理念的引入不仅有助于改进本课程纯理论讲授式教学以及其与旅游行业发展动态相脱节的弊端,也有助于紧跟时代发展,切实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2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

作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旅游管理专业同样具备很强的应用性。其强调通过管理学理论的学习,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旅游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是滁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开设于学生大三阶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旅游企业的重要性,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发展的知识储备,并对未来选择择业、就业还是创业建立一定的思考和认知。在明晰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基于OBE理念,按照反向设计教学环节的思路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

2.1 以“内外需求”为核心,确定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在OBE教育理念下,学生学到了什么远比怎样学习更重要,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密切关注“内外”部需求。一方面,关注“外部需求”,如社会需求、行业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等。当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什么?其答案不仅是专业建设的动力,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落脚点,更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关注内部需求,应该在综合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办学思想、教学主体需要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设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综合内外部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掌握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选取、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及方法;(2)能力目标:具备识人、任人、用人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具备人事组织协调、应变及适应能力;(3)素质目标: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提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2.2 以“学习成果”为参照,整合应用型核心知识体系

在OBE教育理念下,学习成果是教学实施的起点,只有在明确学生“要学到什么”的基础上,才能厘清教师到底要“教什么”,从而分解和构建更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知识体系。本课程主要参照人力资源课程的核心内容“一二三四六”打造核心知识体系。其中,一大基础为职位分析;二大核心为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三大目标为吸引合适的员工、留住好的员工、激励员工;四大角色为战略合作伙伴、行政专家、变革引擎、员工桥梁;六大职能分别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旅游企业特点和职业技术标准,梳理细化课程知识点,构建素质能力体系,并配套相应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

2.3 以“岗位需求”为本位,推进双体系教学模式

双体系教学模式通常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的交替,也即综合利用课程学习和项目学习两种形式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该模式首先以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构建实践项目体系和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渗透式教学。其中,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主要通过课程重难点讲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及逻辑思考能力;项目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职场关键能力,主要通过引入各类比赛及活动、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等展开,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协同合作、创新突破等社会适应能力。双体系教学在丰富课堂形式的同时,将实践环节充分融入到传统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提升的效果,有助于真正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具备相当程度竞争力的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

2.4 以“企业案例”为依托,创新案例式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理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案例陈旧、缺乏创新性以及多数案例为非旅游企业案例等问题,本课程一方面借助本专业学生在旅游行业顶岗实习的契机,鼓励学生收集反馈企业典型案例;另一方面通过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交流或教师挂职锻炼机会,直接向企业咨询收集相关案例,整理完善后用于课堂教学;此外,依托互联网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持续关注业内知名旅游企业的发展动向,及时总结凝练,整理成熟后的案例汇编入《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库》,用于课堂内部教学。在具体的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享、分析与展示,利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知识讲授中走出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领悟能力。

2.5 以“师生互动”为关键,强化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师和学生持续互动的过程。秉承OBE理念,课堂教学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焦点,持续改进教学动态循环,落实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分配理论讲授时间和课堂互动时间,理论讲解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开发等重点章节;对于理论性相对较弱,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章节,采取小组互动、课堂演示汇报等形式,师生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切实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适用性。

2.6 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实施多元化课程考核

在考核评价方式上,改变过去只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或课程论文考核形式,实施“以证代考”、“以赛代考”、“以成果代考”等多元考核形式。首先,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若能考取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或参加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题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并取得校级及以上名次、获得立项、在三类及以上级别期刊发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学术论文的可以免参加期末考试;其次,重视过程考核,关注学生课堂反应、线上活跃程度、发起话题及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侧重学生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的评估,降低对纯理论知识的识记性考核;最后,建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评估体系,在实际项目或工作中评估其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本课程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用以综合评估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效果。

3 小结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OBE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本文将该理念引入《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课程教学中,将OBE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进行了相应设计和调整,有助于推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从纯理论性课程向理论与实践课程并行发展,使学生所学知识充分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培养真正符合旅游行业发展的实践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资源管理应用型人力资源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