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和合”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

2020-01-09张艳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统大学生文化

■张艳春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上海 201418)

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合”的精神品质,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冲突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标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复杂化的特点,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文化是一种同化力量,是大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的桥梁。在大学生中传播传统“和合”文化,引导大学生用“和合”思维处理矛盾与冲突,对大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和合”文化的当代审视

(一)传统“和合”文化的渊源

“和合”一词,迄今所见最早出于《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和合五教”是指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协调一致,并且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后来的思想家对“和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管子·幼官》有“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用道教化民众,可以实现和睦;用德培养民众,则可以实现团结。民众和睦团结,就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这里将“和合”视为民众的养成教育。《墨子·尚同》有,“内之父子兄弟作怨仇,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家庭内部父子兄弟相互怨恨,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必然会导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这里将“和合”作为一种应然要求,用来分析社会现象。《史记·循吏列传》有,“施教导民,上下和合”。这里将“和合”作为教育引导民众的治国方略提出来等。可以说,传统“和合”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并且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根植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从而对人们的生产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价值标准。

(二)传统“和合”文化的核心内涵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身心和谐,加强自身修为,实现肉体与灵魂、生理与心理、行为与思想之间所处的和谐状态。要实现身心和谐,要处理好名利欲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保持一颗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态,真正做到和顺自我,不被名利所困。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亲爱友善,推己及人。人际和谐要求我们做到,一是诚信友爱,正如孟子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将仁爱推己及人,爱人、利人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原则;二是理解宽容。忠恕之道是实现人际和谐的重要原则,要求人们加强自我修养,拥有宽广阔达的胸怀,以诚待人。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仁爱乐群、和衷共济。“中国传统的人际价值取向,特别强调群体本位。认为人只有能群,才能生存;人只有融入群体,才能实现人的价值;人的个人利益只有服从整体利益,才能维护群体的团结统一”[1]。要实现这一点,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就要求人们和衷共济,仁爱乐群,要有团结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三)传统“和合”文化的现代价值

首先,“和合”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合”文化蕴含着和谐、友善,是传统社会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定能将仁爱、友善之心付诸于他人,因而人心和善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情感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和谐、友善,孟子提出人性有四德,即仁、义、理、智,人都是围绕这四个方面来发展人本善的品格,这种性善论以善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善的价值理念不仅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且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可以说,只有坚持和善,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建立起友好的交际圈,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和合”是形成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环节。“和合”文化要求人心和善,对自身而言,以友好、善意的态度构建自身的一种和谐,并养成一种向上、向善的品格;与他人而言,就是在友好的相处中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宽容,从而形成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风尚。和谐社会是人心和善思想的重要体现。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就是善,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一个善治的社会,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和冲突,从而能够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和合”要求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强调个人修身养德,比如:尚礼敬、尚诚信、尚明智、尚勇毅、善和合等。《礼记·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自古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大学的宗旨在于明德、修身、至善,从“格物”到“治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先从修身开始谈起,只有人心向上、向善,才能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也才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是自由开放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20-29岁的年龄的网民占比最高,学生群体最多,占25.4%”[2]。可见,大学生是主要的网民群体。与传统的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为核心的人际交往相比,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自由开放性的特点,交往方式的变化带来了交往对象的扩大,QQ、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工具的使用,将交往对象扩大到了无限,一个主体可以同时与多个对象交往。这种自由开放性体现在:一方面表现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不再拘泥于同寝室、同班级或同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方面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只要借助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扩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视野和范围。

二是虚拟性。“当代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类交往手段的革命。这一个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即虚拟生存和虚拟交往构成的网络社会空间”[3]。这种“人—机—人”的互动模式是对传统的人与人“相互在场”互动的改变,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一方面表现在交往环境的虚拟性,如网上聊天室、虚拟社区等,大学生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表达自身的诉求;另一方面表现在交往对象的虚拟性。他们可以在网络互动中扮演多种角色,甚至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角色。只有具备一个ID,即可实现交流,标识性不强。

三是平等性。在当代大学生的交往中,平等是他们进行交往的基础,因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还具有平等性,即在交往中追求平等的人格。由于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00后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渴望被人理解和认同。这种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体现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要坦诚相待,不希望将别人的意志强加于自己,渴望表达自己的诉求和观点,坚持用自己的观点和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主张个性的张扬。此外,年龄和文化程度的相似性,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平等的心理。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际交往趋向功利化。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受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把是否有利作为人际交往的前提。00后的大学生大多数成长在“1+2+2+2”的家庭模式中,从小就受到父母长辈的溺爱,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观念,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的“自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的人际交往观念受到多元价值观念、利益观念的挑战。在这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功利性的交往观念和行为开始凸显。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得失,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等。这种“自私”“自利”的人际交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往活动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二是人际交往的信任弱化。信任是人际交往中的核心影响因素,信任和人际交往相互影响,信任能够促进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可以加深信任。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在线化”的交往模式使得人际关系变得疏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际交往的信任。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各种信息鱼目混杂,存在着一定的虚假性和混乱性。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交往对象的形象可以任意塑造,真实身份无法确定,虚假信息出现的概率就更大。由于大学生的识别能力较差,导致盲目相信他人,浪费了时间、感情。这种虚拟性的交往方式,阻碍了真实人际关系的建立,稀释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任。

三是人际交往出现调节性困难。人际关系不是个人与自身的关系而是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调节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节性困难体现在,一方面自我调节困难,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能正确看待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挫折,不能及时从不良的人际交往中解放出现,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另一方面,人际调节困难,不能正确地了理解他人,如“寝室矛盾”。室友之间最容易建立亲密关系,也最容易产生矛盾。由于不能相互理解、不能换位思考,最终激化了矛盾。因此,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三、传统“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着力点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条件创造”[4]。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离不开文化传统的“滋养”,用“和合”文化的理念引导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

(一)传统“和合”文化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价值重塑中的融入

和谐的人际交往需要正确的价值理念引领。传统“和合”文化中蕴含着“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法则。和而不同要求尊重“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异质,承认“不同”的客观性。《论语·子路》有“孔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认为君子能够协和却不求相同,小人求相同却不能协和。这里的“和”不是附和、随波追流,而是在处理好与他人关系的同时,又不丧失自我。“和而不同”的理念可以引导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求同存异,改变“自我为中心”的交往观念。面对大学的集体生活,能够与同龄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忍让和相互分享,在人际交往中,既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能够融入集体环境中。

(二)传统“和合”文化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矛盾处理中的融入

传统“和合”文化中蕴含着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道德关系的基本态度和要求,也是现代人际交往的道德准则之一。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出现分歧和差异,这就需要采取求同存异、理解包容的态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要求大学生要有仁爱之心,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尊重他人、体贴他人,坚持“与人为善”“自爱爱人”,在人际交往中抱有诚意和善解,真诚待人;要求大学生要有宽容的精神品质,因为只有心怀豁达,才能平心容人,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接受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要求大学生树立“互利共赢”的理念,消除人际交往中的对立,构建互利共赢人际交往的模式,实现共同成长。

(三)传统“和合”文化在大学生自我修身中的融入

传统“和合”文化蕴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重视自身的道德成长是每个人的使命。因为只有先“正心”,然后才能“尽心”为己、为人。大学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从“修身”做起,在“修身”上面下功夫,首先要做到反省和慎独,做到谨言慎行。通过对照别人的过失,来约束自己和反省自己;其次要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培养“见利思义”的道德品质。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尊重他人,先人后己;最后要做到诚信。互联网视域下人际交往的匿名和虚拟性的特征,弱化了人际交往的诚信,这就要大学生做到严于律己、真诚待人、互惠互利、杜绝欺诈等,做网络文明人,自觉维护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猜你喜欢

传统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