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区域教研的创新探究

2020-01-09朱翠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教研教学活动幼儿园

朱翠萍

(东莞市樟木头华仁英仁幼儿园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开展教研主要是要发现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适当方式加以解决。针对规模较小的幼儿园而言,由于其缺乏完善的教研制度导致其教研活动长期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但幼儿园教研活动又相对独立,缺乏较为全面的专业考察。因此应通过区域教研,使区域内的不同单位联合起来,共同开展教研活动,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 学前教育区域教研的意义

目前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也对学前教育的有效性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学前教育机构应不断的提升教学水平。所谓的区域教研就是以区域为单位,联合该区域内的学前教育机构,有目的、有主题、有内容地进行教研活动,以实现某一区域的教学资源整合,提升区域整体的教学水平。同时学前教育教研有利于区域中的不同幼儿园在参与教研的过程中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在经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之后,对具体教学中的问题加以解决。此类教研方式,不仅可以为优秀的幼儿教师提供一个发展的舞台,也为大部分幼儿园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2 目前学前教育区域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形式联动,忽略资源整合

目前学前教育区域教研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主要目的是使各个幼儿园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达到一个均衡点,实现教研的科学有效性。随着行政手段推动区域内学前教育。通过行政手段,虽然使教研人员配置、经费与区域教研平台都逐渐被完善起来。但实际开展区域学前教育教研时,其过度注重形式上的联动,认为简单地共同办学,即组织开展“共同授课”、“多方互动”等形式的活动,就可以实现区域内不同幼儿园之间的教研交流。但本质上只是对集体教学的重视,没有真正地建设起区域教研文化体系。

2.2 教研力量不足,缺乏专业指导

虽然目前学前教育区域科研主要是由行政手段进行推进,但许多乡镇地区却往往缺少专业的教研指导人员,只配备幼教专干,导致许多学前教育机构难以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科学性,无法为局域教研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指导,其所属幼儿园也没有给予必要的支持。而开展具体区域教研时,受到资金以及活动规模的影响,许多基层幼儿园难以参与到区域教研中,自然也无法学习更为先进的科研知识,最终导致许多基层幼师难以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得到教研能力的提升。

2.3 没有完善制度,教研目标不明

乡镇地区缺乏完善的区域教研制度,一般是使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地推行区域教研,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不具备参与区域教研的积极性,无法发挥教师专业能力。同时部分幼儿园在此之前都是独立办学,掌握优秀教学资源。而更多地幼儿园则是虽然渴望参与到区域教研活动中进行学习,但由于教研制度的缺失,区域教研通常局限于教育部门,不能真正整合体区域内所有有利于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的师资力量或教学资源。同时,自上而下的区域教研手段,对区域内实际学前教育情况缺乏实际理解,没有明确的教研目标,只做指令,而缺乏实际促进手段。

3 创新学前教育区域调研的主要举措

3.1 开展全面教研联动,提升教育教研力量

教研活动的开展必须从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发,并对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积极探讨。为保证区域教研有效性,真正地实现区域内教研联动,首先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面对区域教研活动形式化、难以整合区域内整体教学资源的情况,需要以区域为单位,将不同幼儿园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建立起高效互动的区域教研平台。

例如建设区域教研中心,使区域内不同的幼儿园都参与进来,打破以往幼儿园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区域内优秀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区域教研中心中主要人员可以为各个幼儿园园长以及优秀的幼儿教师,在交流活动中提出自身教学需求以及合理的区域教研措施。比如,不同幼儿园之间可以开展多方教学互动活动,令双方教师互相交换几个工作日,不仅能从其他幼儿园中获取教学经验,同时也能在于其他教师沟通过程中发现本园学前教育教研中的不足。再比如,对区域内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教学思想较为先进的幼儿园进行学习,可以举办教研讨论会,学习先进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办法。或者由区域教育部门组织,在区域教研中心中互相讨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互相分享教育资源。最终建立起区域学前教育共同体,使不同幼儿园之间互相进步,逐渐向资源共享、共同教研的方向不断迈进。

3.2 组织区域教研小组,深度引导区域教研

学前教育教研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帮助孩子培育起健康向上的积极性格,同时使其具备一定自主能力,为未来人才培养打基础。但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许多地区对学前教育教研不重视,认为学前教育只是带孩子进行玩耍。导致学前教育区域教研一直缺乏专业指导人员,缺乏高位引导人员。因此,区域内需要优秀、且能够全面发现唯一的科研小组对整体问题进行考察与研究,最终针对性等提出问题,推动区域教研共同学习进步。

区域教研小组应由各方位教育相关人员组成,包括教育部门指导人员,各个幼儿园园长、优秀教师、家长等,切实保证全面发现教研,最终起到引领作用。例如,可以在区域内组织开展以“健康办学”为主题的集体教学活动,由不同幼儿园同时开展,区域教研小组通过轮流走访对不同幼儿园进行考察,并通过听、评、议三个方面对该活动进行分析。听,既在教学活动中注重观察,发现该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优点与问题。评,则是令教研小组根据对之前教学活动的印象,直接指出问题,并根据自身意见给出改进要求。议,主要是小组内进行讨论,发现此次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提出区域教研目标。并且,区域教研小组内部可以对不同学前教育机构教学特色以及教学水平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最终,充分利用区域教研小组,对区域教研形成积极的引导。

3.3 合理规划教研体系,明确区域教研目标

传统学前教育中,不同幼儿园之间通常没有联系,根据自身园内教育问题开展教研活动,不断重复地对以往教学模式或教学活动的分析,不能很好地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学前教育区域教研主要由行政手段开展,当地教育部门可能难以真正把握区域内不同幼儿园的现状,认为表面上的教学联动就是区域教研,也没有明确的区域教研目标。针对此类情况,可以改变以往教研体系,推动区域教研过程中由上至下的教研体系,向由下而上转变,切实调查区域内不同幼儿园的教研方向,从基层幼儿园实际教研需求的反馈出发来确立区域教研目。

例如,在开展教研过程中,可以首先向幼儿园教师方法调查问卷,了解其教研意识与教研方向。之后,将教研意识与教研目标相近的幼儿园整合起来,确立一个教研目标。例如,在针对“学前教育课外活动考察”时,通过不同幼儿园的调查反馈,可以将有明显丰富课外活动倾向的幼儿园整合起来,确立“丰富学前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途径”为一个区域教研目标,令几个幼儿园共同参与到科研目标考察、方案规划的过程中。之后,再利用同样方法考察本区域内不同幼儿园,确立多个教研目标。从基层幼儿园出发确立区域教研目标,真正发现并解决学前教育教研过程中的问题,并对上层教育措施进行影响,保证区域内不同幼儿园都能在教研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时,必须全方位地看待教研,从实际教学出发,了解目前教育状况以及孩子的需求。实现区域内各校联动,使其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互相学习、互相考察的过程中,对以往教学中出现的状况进行研究与调查,最终搭建起区域教研平台,提高区域内学前教育水平,为未来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教研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