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王阳明的“良知学”

2020-01-09魏黄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私欲天理阳明

■魏黄玲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王阳明的“良知学”让儒学内圣之学发展到了极致,其在中国哲学中的超然地位吸引着无数后世学者对其不断的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其中,杨国荣的《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从“存在”的维度上阐明阳明心学的个体性特征,提出“存在意义”的转换问题,肯定阳明心学将情感、意志视为主体应有的规定。钱穆的《阳明学述要》结合王阳明的生活阅历展现阳明学术的演进变化,论证了阳明成学后学术生命呈现的“三变”。吴光的《阳明学综论》从王阳明的生平事迹与思想学说,评论其学说宗旨、思想性质与历史影响以及探讨阳明后学各家各派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丰富、修正、扬弃的演变轨迹与思想特色。李金和《论“致良知”的主体性价值及其现代意义》中从“致良知”的主体性价值角度阐明王阳明心学对社会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王卿《个体主体性的价值与走向——王阳明良知说研究》中以人的主体性为主线,思考人的主体性与自我实现问题。

国外阳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其中,三宅正彦的《日本儒学思想史》中阐述了佐藤一斋、大盐中斋关于阳明学的研究成果以及日本阳明学的学派之分的问题。1971年,日本出版《阳明学大系》12卷,并设立阳明文库。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了国际阳明学京都会议,在京都建立阳明书院,开展讲学和研究活动。2000年成立“阳明学研究会”,创办会报《姚江》。

韩国于1995年成立“阳明学研究会”,定期开展研究活动。1997年创办《阳明学》会刊,出版《王阳明哲学研究》《韩国江华阳明学》《江华阳明学研究》等书籍。除日本和韩国外,近年来王阳明学术思想研究在世界各国逐渐展开,世界各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逐渐增多。

王阳明的“良知学”由“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三方面的理论所构成。“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基点,其心学的出发点是“求理于吾心”心外无理可求。随着王阳明思想的发展,以良知诠释“心即理”思想,良知即天理。“知行合一”是被王阳明赋予了道德价值在里面。“知行合一”就是在道德修养中开显良知,主体意念所发之处知行并行。“致良知”是通过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来体认良知,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参与下使心体良知回复到无善无恶、合乎天理的状态。“致良知”的过程就是主体道德修养完善的过程。

一、心即理

“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出发点。王阳明通过对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批判,结合陆九渊对“心即理”的阐述提出了自己心学的基点,即“求理于吾心。”

(一)心即理的内涵

对“心”与“理”关系问题的探讨是宋明理学的焦点。王阳明早年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是深信不疑的,但是通过格竹失败,到后来被贬龙场日夜端坐沉默,大悟格物致知在于“求理于吾心”为止,从此否定朱熹穷尽外物之理的思想。奠定自己心学的基点,即“心即理”。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哲学命题虽然来源于陆九渊,但对“心即理”内涵的阐述却大不相同。陆九渊“心即理”命题中的“理”既包含客观世界的秩序,还包含着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王阳明的“心即理”命题中的“理”是存在于人心中的,通过对“心即理”思想的阐述,王阳明否定了心外之理的存在。“诸君要实现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想要知理只需要从心上下功夫,离开了心就没有事理。例如,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等事物的道理不能从父母与兄长身上探求,因为那些道理皆在主体心中。只要主体从心上下功夫,摒弃私欲,存养天理,就可以做到对父母的孝,对兄长的悌,对君主的忠,对友民的信与仁。王阳明“心即理”命题中的“理”是被置于道德的层面来阐述,“理”是人在道德修养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

(二)心即理与良知

“良知”思想的提出在时间上是晚于“心即理”思想的。虽然王阳明在早期阐述“心即理”思想时没有明确提出“良知”一词,但其思想已包含了“良知”在里面。后来用“良知”来阐述“心即理”思想,将客观世界与人类道德修养层面的本源归于良知,赋予了良知丰富的内涵。“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王阳明继承了孟子良知道德本源的思想,认为良知是一种人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至纯至精、不掺杂人的一丝私欲在内的天理就是王阳明所讲的良知。良知不仅体现人内在的道德至善,还被扩充到客观世界,王阳明认为草木瓦石亦有良知。这样一来,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不仅是在道德层面具有本体性,更是在客观世界的层面也具有本体性。因此,王阳明通过赋予良知本体性的特征,将事理内化于人心,离开心就谈不上事理。

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针对当时朱子理学知行二分的流弊,针对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提出的救弊思想。“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王阳明对知行二分的批判与对知行合一的提倡。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仅仅具有认知与实践本为一体的内涵,还具有人的道德修养层面的去恶、以良知而行的内涵。

(一)本体层面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一方面是在知行本体的角度来说的。“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知行本来的样子就是一体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从王阳明回答徐爱关于有人知孝悌却不能行孝悌的提问中可以看出知行本体层面的知行合一,王阳明用了《大学》里的关于知行的思想,见到美色自然就喜欢,闻到恶臭自然就厌恶。看到美色与闻到恶臭属于知,喜欢与厌恶属于行。二者并没有先后顺序,而是同时发生的。对于有人知孝悌却不能行孝悌,王阳明的解释是因为这些人的知行已经被私欲所隔断而掩盖了知行本来的面目。知孝悌却不能行孝悌的状况其本质上其实是那些人不知孝悌。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王阳明看来知行是一体的。而将知行分开来说,是因为有的人只管任性妄行,而有的人只是主观空想,这时就有必要将知行的道理分开来说,这是不得已的做法,是一种救弊的做法。由此可以看出知行合一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二)道德层面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另一方面是在道德修养层面来说的。“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当我们心中有某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意念产生时,必然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即王阳明所说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这里的“一念之动”不仅仅只是在说传统认识论问题中的认知与实践的统一,更是包含着道德修养层面的内涵。“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是从人的意念的发动之时就要将不善的念彻底根除。而要做到在意念发动处就将不善根除,就须要人们不断在自己的本心上下功夫,体认心体良知,在道德实践中依良知而行。

(三)知行合一与良知

王阳明认为作为一种每个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的“良知”、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是具有自然会知性质的。这中自然会知的性质在王阳明看来是一种本然之知,并非真知。而要求得真知就需要通过知行合一来完成。

知行是良知的功夫。王阳明在阐释“知行合一”时强调知行本为一体、知行只有一个功夫,即去除内心的私欲,时刻于内心存养天理。“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耳。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而已;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察,务要依此良知尽孝而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须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孝。”不被私欲所蒙蔽即生知安行,而困知勉行即人心被私欲所蒙蔽,不能以良知尽孝,这时就需要知行的功夫来去除私欲来达到尽孝的境界、来达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去私欲存天理的过程,这也是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功夫。

三、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结合自身阅历,将《大学》“致知”和《孟子》“良知”相结合而提出的其“良知学”的核心。致良知是在道德实践层面来阐述良知对人的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

(一)良知内涵

“良知”一词来源于《孟子》,在孟子的思想中良知是一种道德意识,是道德的本源。王阳明在继承孟子这一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良知丰富的内涵。

在王阳明思想中良知一方面被赋予了天理的含义在内。他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即是天理,在这里,良知即天理指的是人类道德层面的道德意识,而非客观事物的规律。当作为道德意识的良知不被私欲所蒙蔽时,其呈现出来表现在对父母上就是孝,表现在对兄长上便是悌,表现在对君主上便是忠,表现在对友民上就是信与仁。这即是王阳明所说的天理昭明灵觉。

良知另一方面还被王阳明赋予了是非之心的含义。“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良知即是“是非之心”。“是非之心”在孟子的思想中可以理解成是以善为是,以恶为非。而王阳明所讲的是非之心除了孟子的这一层含义外还包含着好善恶与知善知恶两层含义。良知的以善为是,以恶为非,好善恶与知善知恶的特征赋予了良知一种判断是非的能力,这种对是非的判断是在人的道德实践层面来讲的。所以说作为是非之心的良知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二)致良知内涵

致良知思想是王阳明结合自身阅历所提出的其心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就是通过主体的道德修养,从而使内心良知至纯至精,合乎天理。“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己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这就是说致良知就是在道德实践中依照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的指引去行,在这里“致”可以理解为“行”的意思。致良知就是依照心体良知而行,为善去恶,发挥良知对人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

致良知就是通过人内在的道德修养,是其内心复归无善无恶的状态,最后达到圣人所处的状态。“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作为人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的良知是至善的,人们只要在道德实践中依良知的指引而行,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由此可以看出圣人和一般人的区别在于能否时刻在内心存养良知,能否依良知而行。而作为道德意识的良知是一种人人具有的自然本性,所以成圣的关键不在于良知,而在于如何致得良知。

四、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从知行的层面来看,依良知而行就是对良知的实现,依良知而行即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依良知而行的过程,所以可以说致良知即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是对其早期知行合一思想的完善。王阳明早期的知行合一思想的侧重点是对知行本体的探讨,在知行本体的角度阐述知行本是一个功夫。而致良知意义上的知行合一则侧重于道德修养的层面。作为道德意识的良知属于知,致良知则是道德实践中的行,由此知行合一就是说主体在道德实践中自觉地依良知而行,即致良知。

作为道德意识的良知是每个人先天具有的存在,但是有的人在道德实践中却不能依良知而行,即不能致其良知,这是就需要“致”的功夫。“致”的功夫即前文所说的“格物”的过程,致良知就是通过将意念发动处的不善去除,从而达到对良知的正确体认,最终达到在道德实践中依良知而行,也就是致良知意义下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良知学”的学理内涵包含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三方面的内容。

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基点,阐明其心学的出发点是“求理于吾心”。不需要去心外去探求天理。到后来王阳明明确地将良知提升到心之本体的高度,以良知诠释“心即理”思想,良知即天理。知行合一之“知”与“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认知与实践,而是被赋予了道德价值在里面。知行合一就是在道德修养中开显良知,主体意念所发之处知行并行。致良知是通过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来体认良知,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参与下使心体良知回复到无善无恶、合乎天理的状态。致良知的过程就是主体道德修养完善的过程。

猜你喜欢

私欲天理阳明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回声
希腊神话的内在文化精神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微探朱熹的理欲观对现实社会的意义
从量变与质变规律角度分析“存天理,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