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旅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以三明市为例
2020-01-09官长春
■官长春
(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思想交流日益密切,一些人受资产阶级人生观的影响,追求实用和享乐,盛行“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上。人们的生活方式各异、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为各种异样思潮的产生和渗透提供物质支撑和社会环境,加之信息时代自媒体传播能力非常强,认识不清的中小学生已经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羡慕物质享受、崇尚个人至上、缺乏集体意识和组织观念等,以及炫富、“拼爹”“小三”等社会乱象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因此,创新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持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就成为一个既重要又紧迫的时代课题。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实,开展以深度体验为基轴的红色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有助于在新时代提升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一、红色研学旅行与思想政治教育之关联
(一)红色研学旅行
红色研学旅行,又叫红色旅游研学旅行、红色教育旅行、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等,是以红色旅游为载体的研学活动,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和鲜明的政治指向性。红色研学旅行是国内研学旅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走在旅游研学的前列,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过半数与红色旅游相关,西柏坡纪念馆、红岩景区、卢沟桥抗日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红旗渠景区等知名红色旅游景区赫然在列。三明市首批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包括建宁县客坊乡水尾(红军)村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入选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录)、清流县林畲毛泽东旧居、明溪县夏阳御帘村、永安洪田中央红军博物馆、宁化县革命纪念馆以及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等红色旅游景区。
2018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提出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出一批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精品线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比如,2018年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2019年3月,中宣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涉及20个省份的110个市、645个县,其中三明市下辖的“1市2区9县”全部被列入“原中央苏区片区”。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旅游以及红色研学旅行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邵学文(2019)强调“我们正在做的大中小德育一体化探索,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树立民族精神之根,铸就爱国主义之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2019)认为“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它体现了一种小学里的奠基性,这又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系统化,也符合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我觉得非常高瞻远瞩。”郑敬斌(2013)指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衔接研究需要从学理探究、历史回溯、现状审视、对策研究和比较借鉴等五个方面依次展开”[1]。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实效性为着力点,要从小学抓起、从娃娃抓起,并且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与任务等既要分工明确,同时又要紧密协调配合,形成一个连续有机组织系列,以确保“共和国是红色的”,并且永不褪色、永不变色。
(三)红色研学旅行与思想政治教育之关联
新时代,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问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以及能否永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提升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事实已经证明,采用传统的、简单的课堂说教方式的结果不甚理想。为此,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势在必行。红色研学旅行实践遵循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学生深度体验为主轴,寓教于游,游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并集成课堂教学与户外素质拓展训练的各自优势,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欢,较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不高的难题。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深入挖掘红色研学旅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适合青少年接受的实现载体。
二、挖掘红色研学旅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窦文章(2016)认为“有着突出教育属性的红色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红色旅游研学在青少年素质提升、传承红色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数理化之外,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事实上,寒暑假期间,学生研学教育实践需求旺盛,半数以上的研学旅行包含红色旅游目的地,或融入红色文化元素,丰富了研学旅行文化内涵。王树茂(2017)进一步指出“把红色旅游与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课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作为红色旅游研学旅行的根本任务”[3]。吴涛(2017)认为,应该把“教”和“游”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红色研学旅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效[4]。简而言之,红色研学旅行在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方面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辩证分析学者的有关论述并进行深入思考,笔者以为可以将红色研学旅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细分为如下若干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有必要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的。爱国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最为深沉、最为持久的感情,是铸就中华民族族群意识与国家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与灵魂。无数革命先烈走上革命道路,抛头颅、洒热血,共克时艰,为的就是挽救民族于危难。少年周恩来喊出的那句“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诤言是广大革命志士的共同心声,是那个时代爱国主义最为铿锵有力的心声。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时代征程中,面临严峻的各种国内外风险考验,有些风险是可见的(如中美贸易战),有些风险则是处于“潜伏”状态(如基尼系数过高可能导致社会动乱)。解决中国的难题关键在党。教育引导新时代广大青少年身体力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对标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风范,“牢记初心·不忘使命”,铭记长征精神永远在路上,刻苦学习,长大学成后接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群众路线教育。中共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取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在长征大转移途中,红色跨过于都河、湘江等大江大河需要搭建浮桥,可在短时间内无法凑齐木板,当地老百姓就自发把自家的门板、床板拆下来送到河边;江西于都县有位老农甚至把自己的棺材板也捐献出来,这是军民鱼水情、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且有力的证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原西门莲塘片区,因反围剿战斗,百口莲塘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炮火摧毁,毛泽东同志知道后就带领红军战士在打仗间歇期间帮助莲农恢复莲塘原貌,至今仍成为一段佳话。另外,周恩来、朱德等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建宁期间都做过爱民、暖民之举。这些宝贵的当地红色故事资源应该被充分挖掘出来,把它们作为红色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新时代的青少年懂得什么是群众路线?什么是军民鱼水情?
(三)家风作风教育。家风连着作风,好的家风才能熏陶出有修养、有担当的时代青年;而执政党的作风不仅影响着社会公众对执政党的观感,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信仰坚定、大公无私、廉洁自律、勤俭治家、高风亮节、一心为党的深厚家国情怀值得当代青少年深刻领会并学以致用。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安排自己唯一的儿子去铁路部门当工人,临行前特意叮嘱不能当干部,要从工人做起。毛泽东主席在抗美援朝志愿军开拔之前,动员自己的大儿子毛岸英入朝作战,明知有危险,但毛岸英毅然奔赴前线。在湘江阻击战中,主要由包括三明、龙岩等闽西子弟兵组成的红34师,为了保证红军主力顺利渡过湘江,在数倍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包围下,血战七天七夜,绝大部分壮烈牺牲。这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应该被及时有效地转化当地党员干部、青少年群众接受家风作风教育的生动素材。
红色研学旅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除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群众路线与家风作风之外,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还应该根据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特色,深入挖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义利观、权力观(党员领导干部的公仆本色)、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诚实守信、格局胸怀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另外,针对美国经常拿我国的“民主与人权”挑事,也应该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实践,全面了解我国的人权保障事业发展历程,充分认清美国在民主与人权上奉行双重标准的客观事实。
三、红色研学旅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周晔(2019)指出“研学从本质来讲是教育,但同时具备旅游活动的特点”[5]。四川邻水实验学校刘强佳认为做好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关键在于教育和旅游如何有机结合,“旅游部门需要提供安全保障,教育部门需要明确旅行主题”。由此可见,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教育、文旅、公安等主要行政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中小学校应该把红色研学旅行纳入综合素质教育范畴,防止出现“只游不学”或“只研不游”等不良现象。高海生(2016)指出要深化对红色旅游的研学文化、研学载体、研学形式以及研学作用的探讨,以期早日解决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基本问题[6]。陈晓艳(2019)认为初步探讨了陕西省红色研学旅游产品的旅游吸引力提升办法[7]。孙茜(2017)从顾客满意度视角给出了红色旅游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8]。综合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并结合笔者在研学领域的实践经验,红色研学旅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一)完善红色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政策制度体系
制度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指导地位与作用。制度发挥的效用比人的作用更为可靠与持久。首先,建议把红色研学列为中小学生参与研学实践的规定动作。由于红色研学旅行具有突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群众路线与家风作风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其中爱党、爱社会主义等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宣传、教育与文旅等行政主管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将红色研学旅行(红色教育的新形式)列为规定动作、必修项目,并就红色研学旅行的地位、作用、学时、教材编写、线路串联、组织实施、考查方式等作出详细规定,以便于各中小学校有据可循。其次,细化强化革命文物、红色遗址等保护利用细则。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原则性规定需要进一步细化才能付诸实施。红色遗址、革命文物是开展红色研学旅行的本体载体,倘若载体灭失,将来再开展修复、复原的工作难度大且价值会打折扣。三明市于2017年出台了《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办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学习。最后,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红色演艺节目开发。开展红色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不能采用观光旅游的形式,而是要营造沉浸式体验的场景,丰富多彩的红色演艺节目(长短节目都可以)有助于营造代入感的氛围,使青少年穿越到烽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这样青少年的灵魂更容易受到触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更为理想。因此,党委宣传部门与政府教育、文旅部门可考虑设立扶持红色演艺节目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红色演艺节目开发制作。
(二)开发体验型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并提升服务水平
现有的红色研学旅行产品主要包括“穿红军服、戴红军帽、吃红军饭、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小红星讲解员、入团宣誓”等内容,三明市建宁县客坊乡水尾(红军)村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也提供真人CS对抗赛,这些项目虽然有一定的参与感与体验性,但内涵挖掘不深,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例如,2019年11月21日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原创儿童剧《小红军》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该剧目由灯市口小学金帆合唱团、金帆话剧团参与演出。这种采用戏剧方式表达红色故事并由青少年学生参与演出就比较具有新颖性,值得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采纳。又如,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拍摄微视频、微电影节目,让学生以团队形式自编自导自演,老师从旁协助与指导,回校后选定一个时间段进行展演并举办心得交流会,这种方法也比较可取。除了做好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之外,还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其中,仪式感的营造就很重要。红色事迹发生在特定的年代,青少年学生要回到那个年代必须借助军装、军帽、军鞋(草鞋)、队列行进方式、起居生活组织等营造的仪式感,仪式越正式越隆重,其代入感就越强。另外,由于红色研学实践有相当部分时间是在户外进行的,少数学生可能会遭遇蚊虫叮咬、摔倒、中暑、感冒等情况,因此随行医生或在地医疗机构要派人随时准备治疗,防止出现病情恶化,导致意外情况出现。与此同时,学生的餐饮、住宿、用车、研学场所(地)都要符合既定的标准规定。
(三)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且素质优良的红色研学导师队伍
如果说研学旅行的产品是血液,那么老师就是研学实践的灵魂[9]。“真正的研学导师,不是简单的户外拓展师+导游或者体验师+导游,研学导师提供的服务是教育服务,是帮助孩子通过‘旅行体验’去感悟、去收获、去成长。同时,也传递这样的信息:要时刻关爱他们、引导他们、影响他们”[10]。因此,研学旅行教育活动实施中的核心角色的研学导师既应该持有旅游行业从业资格证(如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导游证),也应该持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在笔者看来,研学导师实质上是萃取与融合优秀中小学教师与优秀导游(讲解员)的素质要求。结合红色研学旅行的特殊属性,红色研学导师队伍应该具备:①政治思想好。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有说服力;②知识储备。知识渊博是成为一名优秀研学老师的“硬件”;③讲解服务好。讲解是一个综合类的语言艺术,其中包含了表演技巧、演讲手法、朗诵手法等各种技能,出色的研学导师必须要熟练各种技能。2019年暑假期间,三明市建宁县组织了研学导师培训班,通过培训提升研学导师讲解水平是现实的解决途径。④示范带头好。红色研学导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做好表率作用,在业余时间也应该言行一致、人前人后一个样,不能搞两面派、做两面人。⑤社会影响好。社会影响好是前面所论四点的正向综合集成效应。红色研学导师除了来自中小学校、红色旅游景区以及红色研学旅行基地之外,鼓励老红军、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现身说法,以志愿者身份给青少年讲解过往经历并循循善诱地教导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懂得感恩、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长大后报效国家。
(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以营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三明市的永安洪田中央红军博物馆、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清流县林畲毛泽东同志旧居等红色研学旅行基地,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图文静态展示方式,这种模式对于中老年参观者来讲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从小接触互联网(部分青少年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原住民)、与游戏打交道的、更多使用视频系统学习的广大青少年来讲就显得落伍不合时宜了。因此,为了提升红色研学旅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红色研学基地成为首要的事情,应该把与红色教育有关陈列馆、博物馆、纪念馆改造成为数字化场馆,并接入手机APP客户端,便于学生浏览与查询资料。其次,对于部分已经灭失的重要红色故事场景内容,在5G、AI逐渐成熟且不断被场景化应用(5G+4K,8K+AI超高清音视频融合)的当下,通过AR、VR、MA等手段予以复原。例如,建宁县“红军挖莲塘”的故事,就是采用VR技术予以情景再现的,从事后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较为理想。再次,将部分经典战役用游戏化方式呈现。既然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喜欢玩游戏,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可以考虑与有实力的游戏公司合作,采用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打造游戏化的经典战役,设定不同的参数,让同学们扮演不同角色分组对抗,也是一种可以探讨研习方式。最后,红色研学演艺节目也需要科技助力。比如说,主办方可通过高科技手段,通过声光电有机组合营造比较接近真实战场环境的场景,不然同学们只会觉得好玩,而没有基本的敬畏心。青少年心中若无“敬畏”二字,则尊敬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保护英雄的社会根基就会丧失。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兴,则中国兴。”中小学校办学,首先要明确“为谁办学”“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这其实是我国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所决定的。为党培养人才、为国家培养人才、为民族复兴伟业培养人才是中小学校的根本使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认识,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要有集体合作精神;要懂得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群众路线);要培育良好的家风与作风。深入剖析众多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就可以发现,思想的滑坡是最初的滑坡,也是最危险的滑坡,犹如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可能再也无法关上。新时代,借用红色研学旅行载体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新的尝试,事实已经证明,效果不错。为了充分发挥红色研学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必要在政策制度、产品服务、导师队伍、科技设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准备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