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刍议

2020-01-09王小花彭海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院校

王小花 彭海雄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0)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际竞争和我国当今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更多高创造力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0〕5号)中提到:“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双创”支持力度……”近年来大学生数量迅速增长,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学生可以发挥积极主动性成为创业者,解决自我就业问题的同时还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1.3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引导者,在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育、创业理论的传授以及创业实践的指导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部也多次发文,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不管是从政策还是从教育重要性方面体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2.1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无法满足需要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各类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专业的学校较少,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许多高职院校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创新创业课程都是以大班形式开展,无法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化指导,许多项目由于师资缺乏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指导,从而影响创业项目的进一步提升开展。据相关统计,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生比达到了 1:1000,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严重缺乏。

2.2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由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校外聘请的少量行业企业人员或者中途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的行政人员组成,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专门知识培训和创业实践经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专业性的支撑,使得各类型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如同“大杂烩”一般汇集于高职院校的指导工作中,创新创业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2.3 指导教师指导能力有待加强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对综合知识要求较高的教育课程。涉及政治、经济、管理、社会科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知识。这样的多领域涉及的综合性课程,对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指导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师资缺乏,许多指导教师一个人上完整门课程,这其中会出现涉及到相关专业性较高的内容的时候部分教师无法胜任指导,出现指导力不足的情况,尤其是涉及到市场营销、法律、公司股权等方面的知识的时候,许多指导教师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指导缺乏针对性和精准度,严重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2.4 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学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人员普遍较少,导致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支持和资源。即使有部分教师进行了培训,但是大部分存在师资队伍不稳定,培训不系统的问题。同时,在职称评审制度和一些激励制度中也未明确体现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创业教育在职称评审中难以像其他专业那样找到专业对应的评审途径,因此校内教师都在研究自己本身的专业研究,无法全力钻研创新创业教育,导致指导力不足。

2.5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不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性太强,实践性指导不足,专创融合程度不够,导致学生上课缺乏针对性,无法和专业相连接,因此创新创业课程并不能像专业课程一样得到学生的重视。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仅在我国部分工商管理类高校中具备专业素质较强的指导型师资队伍,许多指导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而来,使得指导缺乏了专业性。

3 高职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3.1 完善保障和激励制度建设

为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要高度重视,增强资金投入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如课题经费、开发教材经费、创新创业竞赛指导费用和奖励费用等。并在教师职称评审、岗位晋升中得到体现,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稳定师资队伍,并加大各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奖项的设置,增强教师荣誉感,出台系列相关制度保障创新创业教师的权益,对创新创业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扶持政策。

3.2 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的精准化:学校的师资发展中心可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培养项目,针对创新创业内容分模块(如:财务和企业管理、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市场营销、商业模式等)进行专业的深入的模块化精准培训,甚至可以请相关专家按照学校专业特征进行定制化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培训的方式多样化:聘请专家进校指导和派遣教师出去培训相结合。多聘请创新创业类的专家入校指导,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提供创新创业教师出去学习的平台,比如开展企业对接项目,派遣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和去前沿的创新创业园区学习,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

3.3 加快校本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步伐

培养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需要建立针对性、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目前,专创融合课程流于形式,课程整合不足,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因此,在普及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的相结合,实行项目教学,从而提高创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效率,也增强了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吸引力,进一步稳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3.4 开展创新创业学学科建设

开展创新创业学学科建设,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学位,使得创新创业学成为一名独立学科,逐渐形成较为科学、专业的专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趋于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可为创新创业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渠道,使他们专注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指导能力。

3.5 提高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

一是学校通过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为指导教师提供良好的实践指导平台,并以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和专创融合项目入手,锻炼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

二是鼓励指导教师参与创业。学校要创造条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指导教师亲自创业,在创业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自我,提升创业实战能力,从而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时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并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针对性培训,完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使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师资院校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