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1-09刘宝崇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刘宝崇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南李小学 甘肃庆阳 745000)

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张主题明确、逻辑清晰的知识网络,它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应用,调动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师备课期间、授课活动上,同时还有学生的复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能够找到思维导图和小学数学的结合点,并合理构建出一种应用模式,进而提高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帮助效果。

一、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备课活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课来说,教师的备课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节课的质量好坏。教师可以在备课期间,对教材进行有效分析,并运用思维导图模式,设计出由浅入深的教学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在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将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统一整理,对于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要能够有一个系统的归纳,同时简明扼要地展示出相关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教师要能够在备课期间,将思维导图模式灵活运用起来,便于在授课过程中,梳理出完善的逻辑关系,并能够妥善地安排好整节课的时间,优化教学节奏,同时也便于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更具条理化的认知结构。[1]

以“口算乘法”这一课的备课过程为例,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后,会看到其中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进行口算。接着,教师可以以此为中心点,设计出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导图,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理论化概念注入导图之中,同时还可以添加图片材料促使思维导图更加形象化。当思维导图构建出来后,教师可以据此编写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环节,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所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

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授课活动

思维导图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内容加以整合,并用一个更加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好处就是便于知识结构朝着清晰化方向发展,无论是教师的授课活动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都能够变得比较明了。课上活动主题可能会更加突出,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会更顺畅,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会安排得更加妥当自然。[2]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讲授知识性概念。教师以图形面积为出发点,可以引出相关的知识性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开展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认知活动,同时会运用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以概念为思维导图的关键来开展数学教学,在概念引导下促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高效理解并掌握面积的定义。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同样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相关习题: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面积公式来进行推导,当学生以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为基础,找到题目中对应的相关要素,接着再按照面积公式来进行计算,就能够很高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三、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复习活动

复习整理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有一个深化理解。在小学数学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知识网络,在知识网络的影响下,促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巩固知识结构。在这样的复习模式下,学生会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不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3]

例如,在复习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可以明确标注出如下内容: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概念;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以及对应的公式;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概念以及对应的公式;④体积单位的概念和进率。当学生对这些内容能够做出清楚的整理,并将其置于逻辑思维导图中,可以使碎片化的知识变得更具有条理性,在运用过程中也会变得清楚简单。当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结构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够不断提高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准确运用思维导图模式,可以将备课活动、授课活动和复习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高效记忆数学知识点,并且提升数学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