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八旗蒙古国柱与满洲国柱考辨

2020-01-09贺礼江

喀什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柱八旗蒙古

贺礼江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

历史上同名同姓的诗人多矣,然出处相类,且较有诗名,又有汉文诗文传世的少数民族汉文诗人同名,确属少见。有清一代,即出现了这样两位,其一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字天峰;另一位是满洲国柱,字石民。两位国柱,一为蒙古八旗,一为满洲八旗。

法式善在《八旗诗话》中说:“天峰与石民学士同名,国栋与石民兄同名,皆能诗,出处大略又相类,甚奇![1]”二人名同而族属各异,且其兄弟又同名为国栋。故此前诗文传集,如清人符葆森《国朝正雅集》、钱仲联《清诗纪事》以及今人马清福主编《满族文学史》(第三卷)、赵相璧所著《历代蒙古族著作家述略》、文精主编《蒙古族大辞典》、白·特木尔巴根所撰《古代蒙古作家汉文创作考》等诸多著作,在著录国柱诗文传记时,皆将两人混为一人,讹误颇多,现一一考证。

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与满洲国柱生平考辨

晚清著名诗人、古籍编纂家符葆森编《国朝正雅集》收八旗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伊犁》《定边县道中》二首,又在其后作者小传称国柱“字石民,一字石堂,满洲人,乾隆乙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卿”[2]。

笔者查《钦定熙朝雅颂集》八十八卷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传》载:“国柱,字天峰,满洲人,累官云南临元镇直隶马兰镇总兵。”[3]可确知博尔济吉特氏国柱字天峰,非字石民,亦非石堂。

符葆森《国朝正雅集》称八旗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是“乾隆乙丑进士”,查有清一代各类科举文献资料,并无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中科第的记载。

种种文献资料证明,高中乙丑进士的国柱乃是满洲国柱。清代朱汝珍辑《清代翰林名录》乾隆十年乙丑科载:“国柱,国梁弟,字石民,正黄旗满洲人。散馆授编修。历官太仆寺卿。罢,复官至侍读学士。”[4]《续修四库全书》史部中的政书类《国朝贡举考略》载:“学士国柱,字石民,乙丑进士,满洲正黄旗人。”[5]《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中选举志五载:“国柱,乾隆九年甲子科举人,伍十佐领。”《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中选举表三亦载:“国柱,乾隆十年乙丑科进士,伍尔庆阿佐领,正黄旗。”[6]《清秘述闻三种》(上)载:“侍讲学士国柱字石民,满洲正黄旗人,乙丑进士。”[7]杨钟羲《雪桥诗话》卷六亦称:“石民太仆国柱,为笠民观察介弟,乙丑馆选,屡掌文衡。”[8]334

《清代翰林名录》《国朝贡举考略》以及《钦定八旗通志》选举志等文献史料所载国柱中科第的记载,诚为可信。可确知高中进士之国柱,实为正黄旗满洲国柱,并非镶黄旗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

满洲国柱的生平《钦定熙朝雅颂集》《八旗艺文编目》有载,《钦定熙朝雅颂集》卷七十五载:“国柱,字石民,一字石堂,满洲人,乾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太仆寺卿。”[3]

满洲国柱是以科第起家,陟登卿贰。而博尔济吉特氏国柱则是在西域边塞立功,以军功授职,两者截然不同。关于博尔济吉特氏国柱的生平事迹,《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百八十七有详细记录。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百八十七,将帅二十七,《国柱传》载:“国柱,博尔济吉特氏,满洲镶黄旗人。高祖古而布什以入山海关击败流贼有功,晋一等子爵。雍正八年,国柱承袭。乾隆六年,授銮仪卫,整仪卫十年升副护军参领。十三年,调前锋侍卫,大金川逆酋莎罗奔煽乱,经略讷亲总督张广泗剿贼无功。上命协办大学士傅恒,暂署川陕总督,经略军务,国柱隶焉,累有战功。十四年升护军参领。十五年调健锐营前锋参领。二十三年准噶尔滋扰,随傅恒往剿,在事出力,升陕西靖边协副将。二十三年,叶儿羌、喀什噶尔不靖,随定边将军兆惠往讨回疆,事平,留住喀什噶尔。二十五年,管解伯得尔噶他拉沁回人赴疆肃,差竣,回抵,阿克苏参赞大臣舒赫德留于阿克苏驻扎,以收复喀什噶尔城,功下部议叙。二十六年,因获小和卓霍集占尸首,下部优叙,六月奉派筑伊犁城,二十八年,升马兰镇总兵。补云南楚雄镇总兵,十月卒于军营。”[9]739-740清人李桓搜集自清太祖天命元年至道光三十年各朝满汉臣工士庶的有关传记而辑的《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所载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生平,诚为可信。

由此可知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终其一生,都是在边塞度过,未曾有科第记载。满洲国柱虽中进士,有科第记载,但从未作《伊犁》等诗,清人符葆森《国朝正雅集》在论述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的作品时,却混用了满洲国柱的生平,显系讹误。

满族学者马清福主编的《满族文学史》第三卷,在论述满族作家受家庭影响时说:“国柱著有《绿春堂诗钞》;其兄国梁,著有《扈从集》;国栋著有《时斋偶存诗钞》一卷。”[10]著有《时斋偶存诗钞》之国栋是蒙古人,并非满洲人,他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之弟,其与著有《绿春堂诗钞》的满洲国柱无任何关系。作者在这里将著有《时斋偶存诗钞》的八旗蒙古国栋认为是八旗满洲国柱的兄长,显系讹误。

蒙古族学者赵相璧所撰的《历代蒙古族著作家述略》中关于蒙古国柱小传称:“国柱,字天奉,博尔济吉特氏,其先人为蒙古人,后改隶满洲。国柱是国栋之兄,乾隆初举乡试,十年(1745)中乙丑科二甲进士。立仕后立功西域,累官至云南临元镇、直隶马兰镇总兵。卒年不详。”[11]赵氏《历代蒙古族著作家述略》中称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是乾隆乙丑科二甲进士,显然也是讹误的。

文精主编的“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蒙古族大辞典》中,《国柱传》载:“国柱,字天奉,博尔济吉特氏。乾隆十年(1754)进士。累官至云南临元镇、直隶马兰镇总兵。喜做诗,多描写边塞风光篇什。代表作有《定边县道中》、《伊玛拉克道中》、《伊犁》等。”[12]

首先,博尔济吉特氏国柱,字“天峰”,而非“天奉”,亦非石民、石堂。《钦定熙朝雅颂集》卷八十八,《国柱传》载:“国柱,字天峰,满洲人,累官总兵。”法式善《八旗诗话·国柱传》亦载:“国柱字天峰,满洲人,官总兵。”铁保《白山诗介》作者小传亦称国柱字天峰,而非天奉,亦非石民。

其次,《蒙古族大辞典》中所举国柱代表作《伊玛拉克道中》,查清铁保辑《钦定熙朝雅颂集》卷八十八所收国柱诗作,可知《伊玛拉克道中》当为《冱玛拉克道中》。

《历代蒙古族著作家述略》与《蒙古族大辞典》两部著作皆称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为乾隆十年乙丑进士。但据上文文献考证,可确知乾隆十年乙丑进士,乃是满洲国柱,而非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显然两书作者在此都将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与满洲国柱两人混为一人,将满洲国柱中科第的记载杂糅到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的生平之中,谬误大矣。

通过以上文献史料查考,博尔济吉特氏国柱的生平事迹,渐趋明朗。其字天峰,国栋胞兄,雍正八年(1730)承袭其高祖一等子爵。乾隆十三年(1748)以前锋侍卫衔随协办大学士傅恒征大金川,累有战功。二十年,随征准噶尔,在事出力,升陕西靖边协副将。二十三年,随定边将军兆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事平,留住喀什噶尔。二十五年,管解伯得尔噶他拉沁回人赴甘肃,差峻,回抵阿克苏,被阿克苏参赞大臣舒赫德留驻于阿克苏。二十六年,因获小和卓霍集占尸首,下部优叙。同年六月,奉派筑伊犁城。二十八年,升马兰镇总兵。乾隆三十二年,补云南楚雄镇总兵,十月卒于军营。

新疆师范大学王星汉教授,在其《清代西域诗研究》一书中考证博尔济吉特氏国柱卒年为乾隆三十三年。其文载:“(国柱)乾隆三十三年,补云南楚雄镇总兵,旋卒于军营。”[13]

笔者查《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传所载:“(国柱)乾隆三十二年二月丁父忧时云南缅甸,即莽子滋事,上命陕甘总督杨应琚为云贵总督前往剿办。谕曰:‘国柱原系健锐营翼长,即派伊带领健锐营头队官兵前往云南,赏带花翎’,补云南楚雄镇总兵,十月卒于军营。”[9]740

据史料考证,可确知博尔济吉特氏国柱卒年当为乾隆三十二年十月,云南楚雄镇总兵任上,非星汉教授《清代西域诗研究》中所言乾隆三十三年。

二、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与满洲国柱诗作考证

钱仲联先生主编《清诗纪事》乾隆朝卷,满洲国柱小传后,又引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评价:“铁冶亭侍郎选长白山诗,皆满洲已故之人,命余校勘。余摘其句之佳者,如国柱《伊犁》‘举头唯有日,过此便无关。’……皆妙。”[14]5285

经查满洲国柱所有诗作,并无《伊犁》一诗,《伊犁》一诗乃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作品,《钦定熙朝雅颂集》卷八十八收录此诗,其《伊犁》诗云:“万里穷荒地,孤城翰海间。举头惟见日,过此更无关。朔气横伊水,阴风带雪山。犁庭边事定,壮士唱刀环。”[3]可知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中,所赞美甚妙的《伊犁》诗句‘举头唯有日,过此便无关。’乃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所撰,并非满洲国柱所作。

而且根据博尔济吉特氏国柱的生平结合其诗歌题目以及所反映的内容,可推知其诗《伊犁》约作于乾隆二十年(1755)左右。由此可知钱仲联先生主编《清诗纪事》在满洲国柱传后所引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评价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之语是失当的。

白·特木尔巴根教授所撰的《古代蒙古作家汉文创作考》历考元明清各代蒙古族作家生平以及作品,然而在考证蒙古国柱诗作时说到:“国柱,诗无专集,《钦定熙朝雅颂集》卷七十五,收其诗19 首。”[15]

查《钦定熙朝雅颂集》卷七十五,所载的乃是满洲国柱,并非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钦定熙朝雅颂集》卷八十八,所载的才是博尔济吉特氏国柱,而且是集所载诗作也只有十三首,非白氏所说的十九首。更何况,《钦定熙朝雅颂集》卷七十五,所载的满洲国柱诗作,也是二十首,亦非十九首。

博尔济吉特氏国柱,诗无专集,于今可考的作品,除了《钦定熙朝雅颂集》卷八十八所收录的《偶成》《伊犁》《冱玛拉克道中》《驻小阳河匝尔作》《哈拉玉噜衮偶成》《伊尔哈里克遣兴》《定边县道中》《春日口占》《启行之日,阖属弁兵追饯于清河客舍,即席赋此示意》《奉调应援偶成》《库车偶成》《吗纳寺道中》《回眺阿尔台》十三首之外,还从方志中查到其佚诗九首,共计二十二首。

满洲国柱,著有诗集《绿春堂诗抄》。恩华《八旗艺文编目》著录此集,载:“《绿春堂诗抄》,满洲国柱著。国柱字石民,一字石堂。乾隆乙丑进士。”[16]《钦定熙朝雅颂集》卷六十八,引《钦定八旗通志》所载其著《绿春堂诗抄》。是集今已失传。

今存其诗二十首,《钦定熙朝雅颂集》卷七十五收录,分别是《东雍书事二首》《松子岭》《哭马协恭傕使》(有序)《暮春雨中游晋祠》《许玉渠即和游晋祠诗,余亦三叠,玉渠复作,爰三叠韵》《渥洼马歌》《灵石道中大雪,戏仿欧公禁体作欧,即用其韵》《泽州连日阴雨诗以破闷三首》《楚闱即事四首》《新秋荥泽渡河用渔洋山人韵》《四月自关北入大涧口至岚州试暑作》《定羌览古二首》。

杨钟羲《雪桥诗话》卷六对其诗作有深入分析:“石民太仆国柱,为笠民观察介弟,乙丑馆选,屡掌文衡。《楚闱即事》诗云:‘廿年橐笔扈神京,七度恩沾校士荣。’乾隆三十九年以侍读学士任山西学政,四月,自关北入大涧口,《至岚州试署作》云:‘决渠水作冰弦响,卷幔山如画册横。’句亦新脆可诵。其《哭马协恭傕使》云:‘孤儿背上肉,老父关外骨。骨归肉已穿,老母泣成血。酸风卷地来,行道亦凄绝。忍贫还读书,夜夜照寒月。’协恭,名寅著,内府人,其尊人以事戍辽左,卒时协恭年才十五,徒跣奔赴,艰苦倍尝,负骸归葬,养母以孝闻。依姊夫禹恭学士,读书成立。为人伉爽好义,在官不避嫌怨,由郎中历苏,杭制造,监傕淮关,至是卒于官。石民虑其无传,故为诗纪之。”[8]334

诗歌是生活的反映,亦是社会的折射。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与满洲国柱之诗作,较易分辨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因其一生,多在西域边塞立功,故其诗大多写于西域,风格雄壮奔放,内容主要反映军旅生活以及边陲风物。法式善《八旗诗话》评价其曰:“天峰诗多塞上作,词意苍凉迈往,雅与题称,固不必拘拘步伐,而建轮为橹,自成一队。闻其居台日,颇兴文教,不徒有宣卫之勤,则亦非屑屑以诗为事者,而诗竟可传。”而满洲国柱诗作多为游览山水名胜有感而发,或是抒发内心情致所作,如其《哭马协恭傕使》,读来感人至深。

三、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之弟国栋与满洲国柱之兄国栋考辨

法式善《八旗诗话》国柱传称:“天峰与石民学士同名,国栋与石民兄同名,皆能诗,出处大略又相类,甚奇! ”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之弟与满洲国柱之兄,皆名为国栋,且二人较有诗名,皆有汉文诗集传世。

博尔济吉特氏国栋,字云浦,一字时斋,世居蒙古兀鲁特地方,隶镶黄旗。乾隆六年辛酉科乡试中举(《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选举志五,乾隆六年辛酉科举人,镶黄旗)。乾隆七年壬戍科会试进士(《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选举表三,乾隆七年壬戌科进士,镶黄旗)。通籍后分发四川,曾官蓬溪县令。后升任准关监督,三十七年由此授贵州按察使,在任凡五年。四十二年调为浙江按察使,次年迁布政使。四十六年十二月改任山西布政使,寻调安徽布政使。四十七年九月因事解职。

其生平事迹恩华《八旗艺文编目》《钦定熙朝雅颂集》卷七十一、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杨钟羲《雪桥诗话》卷四有载。国栋由科举登仕途,出宰巴蜀,秉节淮南,宦游内地达四十年,为政之暇,寄情于诗,著有《时斋偶存诗钞》一卷,收诗八十四首。

查《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艺文志》载:“《时斋偶存诗钞》一卷。国栋,字云浦,时斋其号也。是编前为蜀游草,盖其出宰西蜀时所作。后为淮南小草,则其司榷淮安时所作也。然前仅诗四十九首,后仅诗三十五首,亦甚寥矣。”

震钧《天咫偶闻》及恩华《八旗艺文编目》皆曾著录,《八旗人著述存目》又作《时斋偶存诗稿》。此集最初由晋陵吴洵士于乾隆初年刊刻,并为之撰序。及至以事去官时镌版散佚。此后其子文孚于友人案头获见遗稿,亟归录之,于嘉庆二年仲春重忖剞劂,清末恩华藏有此集。

国栋作诗虽多,但传世极少。留传至今的唯有文孚刊刻的数十首,见《八旗文经》卷二十四(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之文孚《〈诗斋偶存诗钞〉跋》。铁保辑《白山诗介》《钦定熙朝雅颂集》亦有收录。

博尔济吉特氏国柱与国栋,虽为兄弟,但诗风各异。法式善《八旗诗话》说:“国栋赋性聪颖,与其兄天峰皆喜为诗,不落人窠臼,亦不傍人门户,可谓豪杰之士。天峰以俊伟胜,云浦以恬适胜。”

《钦定熙朝雅颂集》卷七十一,收录其诗《秋日山行有感》《岁晏《晚过雉河集》《盱眙县》《秋日感怀次》《次蒙城因与任次琬谈途中所见漫成一律》《过合肥》《立春前三日雪宿霍山》《贾阆仙祠》《再署达州四首》《秋日姚家渡道中》《过函谷关》,计十五首。[17]

满洲国柱之兄亦名国栋,生于康熙五十六年,卒于乾隆五十三年左右,榜名纳国栋,字丹中、隆吉,号笠民、松云,哈达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年恩科进士,丁巳庶常,改官吏部,历阶宫庶,充日讲起居注官,外授郡丞,擢守昭潭,迁贵州粮驿道。生平宦迹所至,逾皋兰,涉秦川,西极乌鲁木齐,历百越,泛斨河,皆地当边檄。著《澄悦堂集》十四卷。

其生平事迹《钦定熙朝雅颂集》卷六十八、《词林辑略》卷四、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恩华《八旗艺文编目》、法式善《八旗诗话》、杨钟羲《雪桥诗话》卷六、《八旗文经作者考》卷五十八、钱仲联《清诗纪事》、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均有著录。

著有《扈从集》(抄本),[16]《澄悦堂诗集》十四卷,嘉庆十五年东井砚斋刻本,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图书馆藏。

诗人晚年取乾隆二年至五十四年诗,自删为十二卷,各卷系以《鹤厅》《银川》《河桥》《天水》《玉塞》《轮台》《昭潭》《素衣》《扈从》《南明》《解组》为名。乾隆四十九、五十年,又有《五友集》之作,附《文石题辞》,为《别集》二卷,诗计二千余首,统名为《澄悦堂诗集》。

嘉庆十五年,其孙玉麟为之锓木,是集有铁保、吴廷琛序,其诗精萃,俱在外官西北西南之时。《河桥观成》《琅厅八景》《花马池纪行》《盆山歌》为守银川时作。《古浪即事》《晚至阿坝》《游昌灵山寺》《过石佛山》《石洞寺》为守兰州时作。《过乌鲁木齐废城》《初至宁边》《轮台八景》为守乌鲁木齐时作。《岣嵝崖》《乌西歌》《镇宁道中》《相见坡》《妈姑厂》《黔中竹枝词》四首为其官湘黔时作。

诗人自兰州往新疆途中,又曾专程至敦煌游莫高窟。卷五《玉寒集》有《发自酒泉至嘉峪关》《赤斤湖迟额于光》《过高见滩戈壁》《达尔图道中》《卜隆吉》《八道沟晚行》《过小梧桐窝》《踏实道中》《过旱峡》等诗。抵敦煌又作《效谷千佛洞》《游月牙泉》诸篇,多存史实。[18]

《钦定熙朝雅颂集》卷六十八,收录其诗《逃暑》《游尘》等四十六首。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评其:“笠民诗多咏其宦游所至山川风土,而于君亲兄弟朋友之际,尤恻怛动人。善写性情,间涉浅俗,其《五友集文石诗》,则以诗为戏者也。”[14]5009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国栋与满洲国栋二人名同而族属各异,同朝为官,又身居高位,不善分辨,于是乾隆初年,廷臣以吏部二人同名,请高宗赐名示下,后满洲国栋奉敕更名为国梁。

杨钟羲《雪桥诗话》卷六载:“乾隆初,国云浦与国笠民同名国栋,云浦擢庐凤道时,廷臣以吏部同名二人,请高宗亲指出。后笠民奉敕更名国梁。”[8]314-315

总之,清代八旗蒙古国柱与满洲国柱两人名同而族属各异,加之其兄弟又同名,故此前之诗文集在著录其诗文传记时多有讹误,即便是清人符葆森之《国朝正雅集》也将其混淆,后学如满族著名学者马清福、蒙古族著名学者赵相璧等亦皆系讹误。因诗者同名同姓,而混淆其生平与作品之情形,于浩如烟海之古籍中,亦非少见,大概著者未加详查,又因其年代久远而不可考。然小之混淆,必当加以详考,否则以讹传讹,终将三人成虎。

猜你喜欢

国柱八旗蒙古
什么是八旗?八旗盔甲是作战时穿的盔甲吗?
蒙古语族语言概述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蒙古靴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幸福生活往高处走
闭着眼睛的男孩
清代八旗世家子弟的选官与家族任官问题初探
清初达斡尔族编入八旗起始时间初探
闭上眼睛看见奶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