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探究

2020-01-09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王 陶

(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应妥善利用课堂时间,利用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的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加强阅读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名著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教师不仅应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还应重视对于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教学,通过扩展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下一步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阅读不同种类的名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增强自己的语文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大量阅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更好地认识生字、生词,学会各种修辞手法。

(三)有利于学生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

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语文知识积累的过程。教师应提高一定的重视,帮助学生更好地扩展自己的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1]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走进作家生平,了解写作背景

很多作品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名著,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文风都会受到影响。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对于作者的出生年月、生平故事进行充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作者思想,领悟作品的价值观和内涵。这对于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有着一定的作用。[2]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作品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采取有效的方式降低语文课堂学习中的难度,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比如在学习《故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于那个时代的纪录片,让学生在心中对于那个时代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开展口语实践活动

随着当前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应做出一定的改变,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口语阅读作为主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发挥语文课堂的教学作用。[3]

例如,在进行《晏子使楚》这一课堂教学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时,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口语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互相练习语言的方式,更好地体会晏子所具有的能言善辩的口才,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质量。

(三)引导学生阅读梗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进行阅读名著前,学生需要对于名著先有一个级别的了解,这对于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先阅读一些名著,再将名著的故事梗概复述给学生听,利用这一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对于整本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在这时,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完本书后自己进行汇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例如,在进行《木偶奇遇记》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先为学生概括故事内容,然后再让学生进行阅读梳理故事内容。教师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能降低难度。

(四)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水平

阅读古典名著,对于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针对名著进行训练,更好地让学生发挥阅读的作用。例如,在《红楼梦》这本书中,里面有大量对话,通过对话侧面描绘出了人物的形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也学习这一方式,进行练笔工作。教师通过这一方式,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写作,找到写作时的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水平。这对于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阅读名著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教会学生一些分析文章的小技巧,可以更好地领悟描述人物的方式。[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合理利用开展名著阅读的方式,更好地让学生在阅读中树立一定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更好地找到名著阅读的方式,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