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

2020-01-09杨靠加措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杨靠加措

(迭部县卡坝乡中心小学 甘肃迭部 7474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就需要语文老师积极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道德修养有效提升上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调动情感,开展德育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我们要能够从情感角度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重情感体验。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教学建议中还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及理解。教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学习语文过程中要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此,在赏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促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做到情感上的升华。那么,教师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生活感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进行学习《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军人的精神,引起精神上的共鸣,自然而然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其中,明白我们现在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来。[1]

二、营造语文课堂氛围,形成对学生的德育熏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够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将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上去。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形成对学生的德育熏陶。在渗透德育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如鼓励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或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构建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道德培养。例如,在进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这篇文章中的内容,以及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出课堂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到学生面前,促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黄河的变化,深入探究黄河变化的原因以及治理方案,充分理解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否则一定会受到自然所带来的灾难,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受到了熏陶。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边远山区近几年由于人们对植被不合理地采伐,导致山区泥石流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不断增多,由此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2]

三、基于文本背景,有效渗透德育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课文中都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背景,还有作者的身份背景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例如,在进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学习的时候,这篇课文主要是讲述了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大部队的转移,引诱敌人上山之后英勇杀敌,最后将所有的敌人吸引到狼牙山的顶峰上,英勇跳崖的感人事迹。这篇课文中赞扬了我国人民解放军先辈们的英勇精神,因此,在正式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中的事迹背景,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当时社会的环境。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讲解这篇课文,将学生对我国人民解放军的敬业彻底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国人民解放军的奉献精神和英勇拼搏的精神,从而将学生的德育有效提升上去。教师通过这种针对性地引导,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又如,在进行教授《七律.长征》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这首古诗,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将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充分感受红军不畏艰难的大无畏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虽然地处边远地区,但是有些人依然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且还有一些人积极地来山区支教,积极地建设希望小学,希望能够提高山区儿童的教学质量。教师通过所创设的这种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所学知识,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升华内心情感,增强学生自身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将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提升上去。[3]

四、总结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人文特征,这就为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提供了很大空间。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特点开展德育渗透工作,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将德育教学效果提升上去,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塑造自己良好的品格,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