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2020-01-09施宇
施 宇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重庆南岸 400000)
一、体育教育活动对小学生的影响
(一)身体发育方面的影响
人的成长发育有着许多影响因素,如遗传因素、营养因素、运动因素等等。针对运动因素来说,体育运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影响因素,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很好地改善其心肺功能。这对学生日后的有氧活动奠定了运动基础。并且,参加体育运动也有助于学生锻炼自身的神经系统,促进自身活力的增强。[1]
(二)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
在小学教育当中,心理健康的问题是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小学重点研究的教学问题。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由于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在紧张的生活气氛和学习气氛当中,许多小学生也存在着不小的焦虑情绪。这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体育运动,教师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这也有助于学生调节情绪,是学生排解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不仅如此,体育运动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磨练学生的心智。在班集体的大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认识到更多更好的朋友,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运动环境和氛围中磨练自身的意志。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学习和成长中取得收获,也能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其拥有更多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策略
(一)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带头作用,注意自身的仪表和语言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在小学生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小学生具备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会给学生带来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和语言行为,做到严于律己,才能发挥表率作用,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进行自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效果与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体育教师既要具备严肃的态度,又要展现出体育学科的健康和朝气,通过自身的风度和气质去感染学生。不仅如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用语也要简练、文明。教师恰当的幽默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2]
(二)要处理好教师与教师关系以及教师与学生关系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与教师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师师之间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与教师之间不仅要做好教学内容的研究,还要打好配合。另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融洽关系也会影响学生与他人的交往,让学生认识到怎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师要懂得创造机会,留给那些跟不上进度的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运动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3]
(三)要结合小学体育的教学特点来展开相关的德育渗透工作
小学体育的德育教材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明确表明了体育运动的目的与具体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体育运动,树立良好的体育思想,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原则。在掌握科学锻炼方法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体育锻炼,来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体育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可以列举一些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运动健儿的故事,让学生学习这些优良品质。
实践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对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不同的运动技术拥有不同的动作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因素,有计划和有目的地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跳跃项目或体操项目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在学习排球或篮球项目时,教师要让学生在一次次练习当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认识到团体精神;在练习长跑时,教师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吃苦耐劳的重要性。
(四)要在体育课堂的常规活动中展开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体育课堂的常规教育能够体现出课堂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和制度化。在贯彻落实课堂常规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和思想作风以及文明礼貌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思想品质。[4]
在体育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好动员工作。动员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程的任务、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教师通过动员工作,让学生正确认识到体育学习的目的。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竞赛活动和游戏环节来培养学生的顽强意识、集体精神和机智勇敢的思想品质。不仅如此,教师还可通过队列队形练习来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学生在整理器材和清理场地的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爱护公物以及热爱公益劳动的品质进行培养。[5]
(五)要做好小学体育评价环节的相关德育教育工作
小学生是渴望赞美和肯定的。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评价环节中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通过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样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刻苦拼搏的精神以及自觉学习的良好品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不仅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也是体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优化的需求。现如今,社会和学校都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育。体育教学能让学生在运动中磨练自身的意志,感受集体的温暖,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朝夕就能见成效的。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努力,与学生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