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2020-01-09侯桂香
侯桂香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二实验小学 吉林长春 130300)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在新时代下,人们对德育越来越重视,这也使德育教育成为了日常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以德为引领,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成为符合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语文这门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其中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性,是开展德育教育最好的载体。新课标中也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在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以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强化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又被称为道德教育,客观上来讲,主要是说在政治还有思想等方面对社会成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活动。这种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时代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德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上去。其次,这也是促进两个文明的重要保证。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从根源上改变当前不良的社会风气,通过德育渗透还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推进作用。[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
(一)加强德育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关联性
语言是人们表达自身情感诉求与思想观念的主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语文系统地学习语言知识。因此,语文这门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工具性和感情性的特征,并且语文中蕴含着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依据,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加强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德育结合是提升渗透德育效果的主要方式,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与德育目标,以此将教材内容的掌握度以及熟悉度有效提升上去。教师要合理地总结与划分教材内容,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知识点,在教学中详细讲解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去,让学生在掌握这些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够充分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例如,在进行教学国和家等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这些汉字的基本结构特点,当学生对这些汉字表意有初步了解之后,再对学生讲精忠报国等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故事,从而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汉字。[2]
(二)注重德育教育的目的性,强化融合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渗透德育教育,以此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将这一目标作为中心,加强品德教育的融入,在实际教学的时候,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课堂学习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品德感知。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高效的联动机制,以此达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双赢。例如,在进行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个故事,随后再对学生提出问题,当乌鸦出现口渴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故事情节。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课堂对事件的发展进行推测,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文章中的乌鸦,当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会怎么办呢?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融入进教师所设定好的故事情境中,以此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3]
(三)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引入“歌曲”教学
小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还相对较弱,但是对一些歌曲之类的东西却兴趣非常浓厚。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在日常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多宣传一些与道德相关的歌曲,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斟酌,要有一定的教学意义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八荣八耻之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节操,通过文明礼貌之歌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还有利用公民道德歌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等等。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天然的优势。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具体学情,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将德育高效地渗透进语文教学中,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