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方法

2020-01-09成梦娇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成梦娇

(鄄城县实验中学 山东菏泽 274600)

引 言

随着核心素养以及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美术教学中的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受到广泛的重视。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开拓学生的美术视野,丰富学生的美术情感,在观察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但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高中阶段的现实状况,导致美术鉴赏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满足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这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新的教学和培养。

一、让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美术鉴赏的价值

高中阶段的学生很少有人能阐释清楚美术鉴赏的具体含义,以及美术鉴赏的实际用处,这样的观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观上认识到美术鉴赏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能力培养之前,可以通过美术历史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的现实价值,通过向学生介绍美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美术的实际作用,以及美术鉴赏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人们的日常生活遇到的难题。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通过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和艺术素养,在他们文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能起到积极意义。学生在这样的主观认知中,感受到美术鉴赏的价值,才愿意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深入学习,培养自身的鉴赏能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活动,要首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要面对高考,其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都较为繁重,如果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美术课程无趣,进而放弃美术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分享美术历史上的轶闻趣事,以及美术大师的生平成就。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能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接下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美术鉴赏进行实践运用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现代服装艺术时,可以结合当前流行款式的服装,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推导出新款服装的色彩和构图搭配,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在这样的兴趣驱使下,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从而使学生在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美术鉴赏知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美术鉴赏能力。[1]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都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探究空间,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教学活动的引导,让学生从各种途径有效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吸取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质疑精神,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会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鉴赏能力。

四、传授学生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美术课程有了深刻的认知之后,还应当教会学生学会最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在美术教学建设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美术鉴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作品特征和作品的具体形象进行讲解,让学生首先了解作品的基础特征,在此基础上加深学生的美术鉴赏理论素养,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运用,这样学生在美术作品鉴赏过程中才能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表述。

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创作来源于想象力,学生只有拥有想象力,才能更好地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通过教学活动的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教师借此机会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下,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见解,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现代山水画花鸟画》时,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齐白石的相关作品,通过这种主题式的欣赏教学,能够让学生走进山水画花鸟画的世界,在这种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教师给予的方法进行鉴赏,感受到现代山水画花鸟画的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培养鉴赏能力的目的。[2]

六、结束语

对于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来说,鉴赏能力的培养更像是一种专业性的技能,教师需要在长期的培养和引导过程中才能让学生逐步形成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以及高中阶段的实际情况,在培养过程中分为两个方面,即从学生的意识和方法上分别进行培养,并且给予学生实践的平台,才能在长期的训练中让学生拥有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