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
2020-01-09杨群
杨 群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江苏南通 226500)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的教育,发挥语文课程的工具属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还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属性,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在语文课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有效实现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现状问题
(一)德育教育不受教师们的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就是要让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合理设置各种教学策略,创新语文德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熏陶,从而实现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在目前的语文课程中,德育并不是非常受教师重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有很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进行各种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没有在德育方面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使得德育工作得不到有效展开。
(二)在语文课程中学生对德育思想不够关注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或者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让学生对各种道德思想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很多学生对德育思想都不够重视,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只知道背诵各种语句,或者完成各种练习题,而没有对各种道德思想进行充分的研究,即使教师进行德育教育,也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得德育教育存在表面化的现象,影响了德育教育的顺利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具体策略[1]
(一)结合德育教育要求,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不能单纯表现在文化知识方面,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道德素质,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实施全面化的教育指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就需要充分结合德育教育要求,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以多种形式进行对学生的引导,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二)利用语文教材内容,合理开展德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非常具有时代性,其中既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章,又有表现我国传统美德的文章,而且有些课文的背景也可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引起学生的情感波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体验,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具体情怀和心理,从而合理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钓鱼的启示》时,这篇课文用抒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个钓到鱼而放鱼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形象,从而使学生懂得自觉遵守规则,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修养。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然后引导出学生进行对课文思维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讨论自己在遇到这类事件时的表现,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三)创设独特的教学情境,实现对学生的道德熏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2],可以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创设,实施对学生的道德熏陶,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我们的教材中有着大量的道德素材,教师如果单纯依靠口头解说,不利于学生的深入体会,很多学生在面对这些内容时不能充分感受。教师就利用各种问题或者多媒体设备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努力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创设独特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深入品味各种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品格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圆明园的毁灭》的内容时,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教师要让学生深入体会,就不能总是通过口头进行教育,而是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直观体会,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影响和刺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圆明园的各种资料进行直观展现,还可以利用各种影视作品给学生以熏陶教育,让学生可以产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四)针对课文的重点词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可以利用通过对课文中各种语句的分析,挖掘文章语句中蕴含的各种思想感情,鼓励学生进行品词析句,从而开展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程中《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挑选“斩钉截铁、热血沸腾、紧跟”等词语,让学生分析这些词句好在哪里,鼓励学生设想当时的情况。“斩钉截铁”和动词“走”,掷地有声,表现出班长铁一般坚定的态度和果断的决定,间接体现出五壮士昂扬的斗志和对人民的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需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思路,对教材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品味和体会,促进道德教育的深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