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的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09计爱琴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计爱琴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春晖小学 江苏昆山 215300)

苏联教育学者霍林斯基曾言,“对于学校而言其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为在校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困难生,提供好的学习平台,塑造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如何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呢?教师就要从最基础的教育——小学开始抓起,寻找到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有效学习动机的缺乏,形成恶性循环

学习动机对于维持小学生对英语学习持之以恒的热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同时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动力。很多英语学困生习惯将自己不如意的成绩归咎为学习能力不足。不少学困生反应是自己的学习能力太差。他们对学习的把控能力比较差,常常会产生无力感,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逐渐降低至零,因而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动力基本不再存在。在学校生活中,他们的情绪往往会左右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如果情绪放松、心情愉悦,他们就能推动英语的学习。反之,如果处于消极状态,他们对学习就会缺乏热情。这对其英语学习就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此外,学习动机还会影响学生对学习意志力方面的控制。英语学习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动机的指引下,学生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来支撑整个学习的过程。然而,这些英语学困生往往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也很难做到自我排解,从而导致其学习毅力和意志力不强。

(二)教师的专业及科研能力有待提升

在笔者的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昆山市农村小学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依靠经验,以及教师间相互听课习得。在先进教学理念引入方面,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也亟待提升。平时的教学研讨活动、脱产培训缺乏考评环节,这就导致很少的措施能真正被落地和实施。另外,代课教师或转岗教师的要求则更低。他们甚至往往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农村小学的科研能力、专业水平可见一斑。

(三)不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笔者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的个案访谈中,我发现家长对小孩不当的教育方式主要存在两种。一是极度溺爱型。昆山市农村很多父母在外地长期打工,对孩子有很强的亏欠心理。他们往往用更多的物质来满足孩子。通常而言,这类家长对小孩在学习中的困难视而不见,不能给予积极地引导。另外,这样也会让小孩陷入到一种唯我独尊的状态中,让小孩为所欲为。他们对教师的教导并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第二种则是放纵型教育。小学生的父母往往对孩子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孩子往往匮乏自制力,难以分辨是非黑白,容易受外界干扰和诱惑,从而荒废学业,甚至误入歧途。这两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会破坏父母对小孩的信任。反应在小孩学习方面,它将会阻碍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足发展。

二、采用分层教学转化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对策

(一)教学目标分层,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教师通过课堂授课、课下布置作业等多重教学方式来使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所预期的教学结果或标准。对于分层教学理论而言,教师应根据班内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根据对学生的不同分层,教师可将教学目标依次制定为基础性教学目标、可拓展性教学目标、力求突破性教学目标三个类型。

(二)教学内容分层,降低学习难度

学困生成绩差,并不代表着他们已经无药可救。实际上,很多学困生自身都十分渴望能实现成绩上的突破,获得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为此,英语教师要抓住这一点,特别强化和训练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教学内容的分层,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机制。

要形成好的学习动机,教师就要主动帮学困生认清自己的情况,尽量避免与同学之间的相互比较,而是让学困生学会自己与自己比较,争取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对于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应当坚持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帮助每个学困生发现自身的困难和问题,并由此来制定相宜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计划。教师也可根据这些目标来跟踪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三)教学方式分层,确立学习方法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格外关注学困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为此,教师先就要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另外,学生也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学生还要逐步养成在任何时间都能保持对英语学习的专心态度。很多小学英语学困生对英语学习往往会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在课堂上走神是经常之事。这时,英语教师就需要做一些小举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一个暗示和关注的眼神、一个只让某几个学生明白的手势等等,从而帮助学困生把心思回归课堂。教师也可通过设立一些专门针对学困生的互动小游戏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优生和他们做同桌,以便能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他们。

(四)教学评价分层,坚定学习意志

形成性评价考评主要是针对学生对团队合作的意识、自我表达的能力、沟通、探索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力考察。这种考评方式有利于对学困生形成一个多样化的考核。教师通过对其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能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也可在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加入“自我评价”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下对自己的作业打分,对自己的表现打分。通过这一栏目,学困生可以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反馈学习中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在这个自我评价施行一段时间后,教师也可以尝试性地在作业本上添加“家长评价”,以此来代替“家长签字”,因为签字是一种监督,而评价则重在一种参与。

总之,分层教学对于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推进分层教学,也就代表着能否快速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帮助他们转化,教师要注重分层的科学、合理性。英语教师要综合考量每一位学困生自身的特征,对他们的界定也要格外关注,要有变化发展的心态,帮助学困生早日转化,真正发挥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