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中失学劝返儿童教育的案例分析

2020-01-09陈彩娟李六安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陈彩娟 李六安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心学校 甘肃天水 741023)

一、案例描述

1.贫困性失学儿童。王某某8岁,三年级学生,上学年父亲因车祸住院一年多,母亲在医院照顾父亲,他就在家里照顾80多岁的爷爷,而不能在学校学习,失学在家。他做饭、养猪养鸡。家里的一些活儿,他都能做,但就是不爱上学校。他看到自己的同龄伙伴快乐地在学校生活。他因家庭困难没有像样的衣服,一日三餐也非常简单。为此,他的心里总是不平衡,非常自卑。老师同学看望他,他总是躲藏起来,不接待。

2.智障性失学儿童。王某某是甘泉镇胡沟村教学点的学生。教学点有12名学生,一名教师,三个年级复式教学。他妈妈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爸爸年岁已高,只能种地来养家糊口。他有点轻微智障,11岁还在一年级读书。学习对他来说特别困难。他会写字,但记不住。数学计算对他而言就更难了。为此,他逃学特别严重。老师得随时陪着他。

3.厌学性失学儿童。小强家是精准扶贫户家庭。四年级第二学期,小强辍学在家,五年级劝返回校跟班就读。小强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三岁跟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离异后从未联系过。爷爷奶奶没有过多的文化,对他非常溺爱。他性格倔强,个性偏激,自尊心特强,其逆反厌学心理也十分严重。他做事很情绪化,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很强。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

二、案例分析

贫困性失学儿童因家庭有的是突发性事故造成的贫困,他们看到同龄的孩子快乐生活自己心里会不平衡,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不愿跟同学交流,有时容易得自闭症,而失去上学的信心。老师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

智障性失学儿童是特别贫困地区乡村常见的现象。由于身处山大沟深,受地理条件的制约,部分男性村民娶不到媳妇,只能选择近亲结婚,有的娶智障女或与智障男结婚,生出智障儿童。这给家庭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厌学性失学儿童。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和冷漠的态度。他们因厌学达不到老师的学习要求而受到批评。一批评,学生就不接受,逆反就来了,老师就再批评。如此恶性循环,进入怪圈,厌学必然就会导致逆反。

三、案例反思

贫困性失学、智障性失学、厌学性失学这几类学生形成的主观因素有家庭突发性致贫、贫困导致的智障男女结婚产生新生代智障儿童等,另外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单亲父母对孩子关心不足、爷爷奶奶对孩子放任自流,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制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习,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其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家庭贫困容易使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贪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学习方法不当,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学生因缺乏知识经验而对教育者产生误解。学生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们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四、实施策略

抓好控辍保学、让义务教育有保障,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农村贫困地区,小学教育非常重要。我们甘泉中心学校校门口挂着三块牌子,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心学校、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农民技术学校、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家长学校学校。学校方面应发挥这些职能,促进教育扶贫。

对于贫困性失学儿童,学校可与家长联系,利用保教、帮教、老师上门送交等形式让学生不要形成知识方面的断层。学校、家长、老师和班级要携起手来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关爱,度过难关。对于智障性失学儿童,教学点老师可采用复式教学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让那些孩子开心快乐。不求成才但求成人,老师要教给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对于厌学性失学儿童,老师要坚持疏导教育,正确对待这类学生,与家长沟通。老师要多扮演家长的角色,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当他犯错误时,老师不要当着其他人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1]

1.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调研,留住乡村小学教学点,留住复式教学并发展现代化复式教学体系。复式教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乡村教育的根。复式教学的老师是我们老师系列的宝贵资源,因为他们“一专多用”“以圈教学,以点教学”“大帮小,小促大”,培养了学生生存和交往的能力。贫困地区智障儿童要在教学点学习生活本领,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走出大山在县城特殊学校学习。

2.乡村学校应更好地发挥复式教育、教学的综合作用,办好农民技术学校、家长学校。甘泉中心学校多年来发挥复式教学的综合作用,将复式教学应用在单班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果,2004年被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协会命名为“复式教学示范学校”。学校培养了复式教学老师100名,大大提高了教学点的教学质量。中心学校多年来成立了三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年级、学校家长委员会),每学期会组织4次班级家长会,2次年级家长会,2次学校家长会。学生、老师、校领导要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管好学生,办好学校,还要组织家长建立贫困帮扶队,对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我们要让贫困家庭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家长发挥余热,让贫困性失学、智障性失学、厌学性失学儿童得到社会的关爱。

3.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挖掘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他们生活、学习上的任何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及意识到自己还是有生活能力、有学习潜力的。老师要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尤其是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然后逐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无论是智障生还是问题学生,老师都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利用现代复式教育技术潜移默化地教育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