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初探
——以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为例

2020-01-09范宇航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范宇航

(南京市鑫园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1)

中国是一个古诗词的大国。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它不仅可以称得上是汉语言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还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它更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新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的加入使得部编版教材充满了浓浓墨香,成为了新教材的一抹亮色。那么,针对低段学生而言,教师该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呢?如果只是让学生摇头晃脑地将生字词读清楚、全诗流利背诵,那么这是对诗词文化的忽视与践踏。[1]作为教师的我们定会于心不忍,可若是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甚至将自己的感悟与剖析全部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失去了主动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低年级阶段,教师究竟该怎样进行古诗词教学呢?

一、边扶边放,了解诗意

古诗和文章不同。古诗的内容不是靠繁多的文字堆砌而成。古诗里的文字精炼而具有韵律和美感。低年级的古诗内容在学生可理解、可接受的范围内。然而,他们仍然存在着一些生活经验上的困难。因此,在理解诗意方面,教师自己先要反复体味、反复琢磨古诗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再让学生利用这一阅读方法自己尝试理解古诗。这样,学生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才会有成就感、获得感。例如,在教学《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教师可以“对对子”作为课堂的抓手,带领学生先回忆之前学过的《对韵歌》等,使其感受“对子”的特点。然后,教师可告诉学生们这首诗中的内容也是一一对应的,并让学生们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出文中一一对应的词句。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便可带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各个词语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用通顺的语言将全诗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既让学生领悟了诗意,又让学生体验到了“读通古诗”的喜悦。当然,教师也可以先带领学生感受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词语间的一一对应,对前两句诗意进行逐一理解,然后再请学生利用学习这两句的方法自学后面两句。有了之前学习的基础,学生理解后面两句诗意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二、诗画结合,走入诗境

低年级古诗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诗画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入古诗当中。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插图非常精美,同时非常贴合故事的意境。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出示书中的插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诗中的场景与意境。同时,多媒体的运用也可以比较真实地还原古诗中出现的动、植物和场景,带领学生真实地感受当时的情境画面。[2]例如,在教学《绝句》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黄鹂鸟的音频并在课上播放,让学生观赏“千秋雪”覆盖下西岭的壮观……当然,生动并具有互动性质的板书也是学生感受诗境很好的方式。例如,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上台板贴“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开始,学生将白鹭的贴纸平行贴成了一行。我就发问:“这样贴对吗?”底下聆听的学生便开始思考。之后,一位学生上台来进行修正。他将白鹭从左至右、由大到小斜向上板贴。我询问学生这样修改的原因,学生回答:“‘一行白鹭’首先要排成一队,而且文中说‘上’,代表白鹭要往天上飞。由此可见,白鹭排队时应该是要往天上去的。因此,体型较大的白鹭在下,离我们近一些;体型较小的说明飞远了,因而贴得高一些、远一些。”在板贴的过程中,学生既在眼前重现了诗中描绘的画面,又在对字词的推敲中感受到了一字一句构建的诗境。

三、了解背景,感悟诗情

一首古诗往往能反映一个诗人的写作风格和特色。因此,在学习古诗之前,学生应该对诗人有一些了解。学生可以在课下预先查找与古诗词以及作者相关的资料,为课上学习古诗做铺垫。然而,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向性和选择性,使其学会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既为课堂上学习古诗词打下了更好、更坚实的基础,又提升了自己对古诗词的兴趣。这便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在对诗人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还应对诗歌的题目和体裁进行介绍,如什么是“绝句”等。例如,在上学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教师着重介绍了诗人李白。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这个人,大方而又爽朗,喜欢饮酒与作诗,也喜欢交朋友,为人十分洒脱。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直接地感受到李白无拘无束、瑰丽奇特的想象与夸张。另外,教师通过对诗人生平经历、生活背景等内容的介绍,也可以让学生对诗人的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当然,低年级古诗中的情感没有中高年级那么复杂和多元化。因此,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古诗的情感,思考是否要在本节课上对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进行介绍。

美丽的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优美的词句、深刻的内涵、高深的意境、精湛的语言……无一不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教师只有在语文课上重视古诗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们才会热爱古诗词,热爱传统文化。他们的语文素养也才能不断提高。当然,以上三种方式并不是仅仅针对“诗意”“诗境”和“诗情”而言的。“诗画结合”也能让学生了解诗人作品背后的情感。例如,《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从书中插图可以看出诗人停车之后驻足在枫叶前细细欣赏,那专注的神情、怡然的神色,都体现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以及对秋的赞美。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古诗的教学目标来考虑具体采用哪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