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好高效的课前导入
2020-01-09范晶晶
范晶晶
(江苏省盐城小学 江苏盐城 224000)
前言
现阶段课前导入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形式化严重,教师经常运用网上的常用套路或借鉴其他教师的导入方法来展开,针对性不强,对课程的引入不到位;枯燥乏味,趣味性不强,不能充分吸引学生;形式单一,无论哪一个科目,教师都运用同一种导入方法,不够新颖。基于以上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导入方法,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视频导入法,加强学习动力
所谓“视频导入法”,即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本课题相关联的视频内容,帮助学生在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视频教学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动画视频的设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即本课题中常出现的英文词汇和短语,进行动画内容的制作,帮助学生提前熟悉知识点;相关英文电影片段的播放,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相应的英文语言环境、风俗习惯等,通过接触大量的英文语言信息,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1]
例如,在学习Teacher时,教师可以准备以下视频内容:中西方英文课堂教学情景的电影片段。西方课堂的教学影片可以参考《死亡诗社》。在此影片中,教师为了树立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做诗让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西方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反,中国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精神和灵活自由的思想,从众心理过于严重,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教育的意义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二、游戏导入法,渲染课堂气氛
所谓“游戏导入法”,即在课程开始的时候,设置有关英文的游戏环节,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该导入法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实物认读法。教师准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进行识读。2.你画我猜法。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物体的绘画,其余学生通过举手示意的方式进行辨认。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以英文的形式将答案写在旁边。3.节目仿制法。教师利用平时生活中学生熟悉和喜欢的综艺节目,让他们以英文形式进行模仿。这样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
例如,在小学英语“Around the Word”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来设置游戏: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其次,两个小组分别派代表上讲台绘画世界上不同的著名景点并猜测景点的名称,猜对一次,负责猜测的小组加一分;最后,教师进行评判,并奖励最终获胜的小组。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英文口述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比拼。规则如下:由一名学生提出几个英文关键词,其余学生猜测其景点名称,猜对了就可以加分。教师通过此形式增强了学生英文学习的动力,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交流导入法,熟悉新旧知识
所谓“交流导入法”,即在课程开始前,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对所学知识和课题内容展开交流,从而达到巩固、熟悉的目的。[3]
例如,在小学英语“Welcome Back to School”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以下内容展开提问,即不同学科的英文表达,包括“English”“Chinese”“Maths”“Politics”“Histor y”“Geography”等等,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学科的表达和拼写。对于学校日常活动的相关情况,包括游戏活动和竞赛活动等,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以下几种表达方式,即“Which kinds of activities do you like in the school and tell us the reason why you choose them?”“Do you often have activities in school?”。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假期结束返校的心情和学期计划。通过交流,学生们既回顾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自己英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语境导入法,创造语言环境
语境导入在语言性科目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一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浏览相应的视频后,学生可根据视频中的人物关系进行场景对话;学生可根据教师所给的题目来设计场景,并以小组为单位搜集道具,组织语言。[4]
例如,在小学英语“Happy Birthday”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日聚会场景进行设计和展示。首先,教师可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准备相应的情景内容,包括生日聚会中人物的语言表达,道具的设置以及情景的设定等;其次,每个小组将各自设计的场景内容以及英文台词交由教师进行审核和订正,教师要确保学生所讲的内容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最后,每个小组自行选择展示形式,包括录制视频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当堂表演、录音,绘制等形式。这样便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结束语
高效的课堂导入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衔接所授知识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其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不断完善课堂导入的形式,使学生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