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式的乘除单元教学中学生计算题易错点策略研究

2020-01-09朱宏萍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朱宏萍

(甘肃省渭源县会川中学 甘肃渭源 748201)

在步入初中后,数学课程中出现了许多数学符号、定义、公式等,导致学生在整式乘除计算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符号、合并、换算等掌握不深刻,计算技巧和规则运用不熟练造成的。初中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要从学生计算题易错点入手改正学生的学习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整式的乘除单元教学中学生计算题易错点分析

(一)符号运用错误

有许多学生在整式乘除运算中没有确定符号是否参与计算,也不知道括号中的符合应该如何处理,没有在合并同类项时正确对符号项进行计算,导致最终的结果错误。

例如,在-(-5)2的计算中,学生不知道题目中第一个符号是否参与到计算中。又如,在3xy-2(5xy2-6y+8)的计算中,学生直接用-2乘括号中的内容,没有注意到要改变符号的问题;在-2x2+3xy-6x2中不知道该如何合并“-2x2”和“-6x2”。

(二)乘除计算错误

在整式的乘除法计算中,部分学生会忽视字母项的计算,只计算系数的乘除,导致字母项和合并同类项混在一起;还有些学生对幂的次数运用不正确,没能分清加减。

例如,在3x(5x2-y+8)中,许多学生会出现漏乘的问题,没有将3x乘8,漏掉了常数项。

(三)公式使用错误

公式是整式乘除计算中的重点,许多学生无法灵活运用公式,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复杂的计算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例如,在(5x-1)(-5x-1)的计算中,根据公式应计算出1-25x2,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变号,得出25x2-1。[1]

二、整式的乘除单元教学中学生计算题易错点策略

(一)归纳错误例题,完善学生认知

整式的乘除计算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出现的易错点,教师应从不同的教学解决,为学生总结易错例题,找出出错的原因,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整式乘除法计算能力。在解决学生整式乘除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正确的计算方法,还要提醒学生容易出错的步骤,让学生对比正确计算和错误计算的不同,说出计算错误的原因。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知识探索的机会,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a·(b±c)=ab±ac的公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x2-1)×(2x+5)的计算,由于学生无法将(x2-1)看作一个整体,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演示正确和错误两种计算方式,让学生说说哪个是正确的计算步骤,再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公式运用能力,还能避免学生的计算错误。另外,整式乘除计算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易错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整式的乘除单元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分析例题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新课改指出了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根据法则、公式计算的能力,还要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清楚的学习和运用整式的乘除单元教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和计算法则,为学生奠定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理解片面,理论知识与题目不符的问题。在刚刚接触整式计算知识时,教师要让学生完整地写出计算步骤,说出每一步的计算依据。例如,教师可以出示多个等式:(1)x3·x2=2x3;(2)m3·m2=m6;(3)(2ay)3=6a3y3;(4)-(x3)2=x6;(5)a2+3a+9=(a+3)2;(6)(2n+1)(4n2-4n+1)=8n3+1,让学生判断等式的对错,说明对和错的原因,并改正错误的等式。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判断中转化数学思维,真正领悟整式的乘除单元计算教学中的算理,促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2]

(三)发挥主体作用,锻炼实践能力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部分教师认为在整式的乘除单元教学中,学生完成的例题越多教学效果就会越好。但其实不然,大量的例题训练会使学生出现厌烦的心理,学生无法在学习中获得新的收获,只是反复完成自己掌握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出生本教育理念。例如,在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之前的教学内容合作学习这部分知识,在合作探究中理解其中的运算性质和意义,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印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式的乘除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深入分析学生的易错点和出错原因,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出系统的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数学算理的理解,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