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
2020-01-09高立杰
高立杰
(吉林省德惠市第四中学 吉林德惠 130300)
引言
在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是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化学反应与化学公式。这样的课堂教学会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应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积极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研究转变教学的方式,教师先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高中阶段,化学知识过于抽象,学习过程过于枯燥。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受到影响,学习质量也难以得到提升。“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教师若是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就能主动地进行探索,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的时候可以结合现代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化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更加直观地展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反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以及遇水以后发生的剧烈反应。教师用这种直观的情境表现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对金属的化学性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钠、铝、铁等金属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燃烧以及在水中的反应以及种种化学现象背后蕴含的化学性质。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便能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结合生活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在课堂上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在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难以理解部分化学知识,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在转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时,教师需要意识到,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最终是为社会与生活服务的。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对学生开展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尝试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部分化学现象,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在生活中主动进行探索,积极探索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2]例如,在学习“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时,教师可以从金属材料对人类文明及生活的影响来导入课堂。“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史,金属材料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早在几千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学会了冶炼青铜器。铁的使用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之后,人类迈入了钢铁时代。钢铁更是工业时代的基础与基石。直到现在,金属材料也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讨论一下,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合金?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合金的性质,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重视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重要的一部分,是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石。然而,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更多的是以验证性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跟随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一步步学习化学实验。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入学习,也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在转变化学课堂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入创新元素,在实验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验,帮助学生明确实验原理,打破学生思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进行自主创新,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探究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实验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带领学生明确实验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使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在学生明确实验原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就“形成原电池正负极金属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不断探索,加深对实验的理解,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社会更加需要拥有良好知识素养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成绩也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转变教学的方式,以学生发展的需求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