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职业幸福 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2020-01-09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夏 峰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中学 吉林长春 130022)

反思一:从事这一职业,我却很少听到身边有哪个老师说自己喜欢这个职业。我有时在想,从事一生,心力交瘁,毫无幸福感可言,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 通过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我感悟:做为老师,要主动寻找心理平衡的支点,体验职业幸福。

一、寻找心理平衡的支点 体验职业幸福

有段文字这样描述老师,说老师像把盐,吃着有点咸,家家离不了,就是不值钱。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趋向于经济利益,人心浮躁的情况下,身为教师的我们,面对浮躁的社会,身处如此尴尬的境地,却要: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我们的心,在失衡!于是工作的乐趣没了,脸上的笑容少了,职业的幸福感缺失了!

反思二:其实幸福,对我们而言,有时是一种理论。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很难真正地感到幸福,这是不是也有我们教育者本身作茧自缚的成分呢?如果我们能够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用现代教育观来指导教育教学行为,我们是不是能够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能拯救我们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呢? 现代教育理念启示: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践行教育新理念,快乐从教。

二、践行教育新理念 快乐从教

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老师把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拥有一切人格尊严的完整的生命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打骂体罚学生,不简单粗暴随意呵斥学生,不让学生当众出丑在课堂上驱逐学生。老师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树己之心树人。

其次要树立依法执教的执教观。老师必须以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准绳,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高老师说,做老师要身体好、心态好、修养好、学识好,更要把自己保护好!

最后,要树立廉洁从教的职业观。

反思三:教育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也是一种影响和熏陶,既是个体的,也是整体的。如果我们能够用一种全新的、先进的、人性的理念作为引导,在从教的生涯中,我们也会一路风景,一路收获:

三、一路风景 一路收获

回顾自己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我曾经有过面对烦琐的工作手足无措的惶恐,曾经有过学生测评不被认可的尴尬,曾经有过面对学生的顽劣、家长的苛责灰心丧气的苦不堪言。但当我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收获了很多。

我班有一个学生,一次在课堂上和同学因小事打了起来。想到开学三周以来他一直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我就让他打电话找家长。没想到我话音未落,他就瞪着眼睛,一脸不屑的冲我喊:“找啥家长啊,屁大个事你就找家长,初中老师天天找家长,我爸天天揍我,我不也还这德行吗!你不用找家长了,你想把我咋的吧,我背个书包自己走行不行?”“我不想咋的,你需要冷静,我只想让你认识自己的错误,不想让你刚上高中就背个书包回家,若是不找家长,你能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并改正,我今天就不找家长。”我依然心平气和。“不找家长,你咋办都行?”他说。“好,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不愿意找家长?为什么对老师如此敌视?”他沉默了片刻,开始平静地说话了,“我恨老师,也恨我爸,初中的校服上,我写了两个字母F和L,一个代表老师,一个代表我爸,中间是一个恨字。刚上初中我犯错误,老师总找家长,每次找完家长,回家我爸就打我一顿,我爸是监狱的管教,打人贼狠,就差没用电棍捅我了,老师更差劲,天天让我在走廊站着。后来,我臭名远扬,也就不想好了,哪个老师惹我,我就指着他们骂,学校只要有什么坏事,打架什么的,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他们都说对我好,可是我爸往死打我,老师羞辱我,我恨透他们了。”他的话,让我感到心痛,我对他说:我不找你家长了,你就写一篇作文吧,我给你话题——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明天早晨给我[1]。他满口答应,第二天一早,他把作文给了我,出乎我的意料,他的文章不仅文采很好,还对错误的认识也很深刻。我让他在讲台前读,他读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以后,他也还犯一些错误,但我能感觉到他在努力好好地做。期中考试的作文他写了这样一段话:在这金色的秋天,我来到八中,开始了我新的生活,以前,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但老师的宽容,让我心中不再充满怨恨;同学的热情,让我有了从来没有过的集体荣誉感。我会好好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在八中,成为一枚飘香的果实。

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我的一点想法是开发有效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具体的几点做法是:[2]

(一)用老师教育学生——言传身教。我们要同时协调科任老师与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树立科任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维护科任老师的声誉,及时消除学生与科任老师的误会,肯定科任老师对学生的辛苦付出!

(二)用家长教育学生。老师要和家长建立友好关系,真诚地和家长沟通,任何情况下不数落和指责家长,即使学生有很多缺点,也一定要肯定学生的优点,给家长希望和尊严!老师要把家长看成是我们的教育资源,家长会上给家长印发如何教育孩子的文章,让家长在班级讲话,和学生沟通,让家长给孩子写家长感言等。

(三)用书籍教育学生。中学生守则,第子规,哲理性散文,《读者》《哲思》《青年文摘》等杂志,老师让学生或听,或读,或抄,给学生读名人的报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