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2020-01-09鲁闯
鲁 闯
(江苏省盐城市腾飞路初级中学 江苏盐城 224006)
课堂提问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以及记忆的能力,还能显示出学生知识的欠缺和不足。教师可利用有效的提问和指导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并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又充分展现出了教师起到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使用提问的方法。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课堂提问的有效研究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源头,在教学提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相反,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的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先从提升自身素质这一角度来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对文献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后,笔者认为高素质的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一)优良的教学风格
一个有效问题的提出者必然是一个拥有优良教学风格的教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优良的教学风格,如尽可能地不要用方言来表述问题,尽量用普通话对问题进行描述。普通话能更有利于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师提问的重点是什么。教师要尽量减少在提出问题时用口头禅的坏习惯。这样极易对学生的理解能力造成影响和干扰,从而拉低了提问的作用。教师在表述问题时,如果能运用肢体语言,就更能让学生认识到抽象的问题。因此,好的教学风格是可以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的。有意识注意细节的教师一般都有着优良的教学风格。这样的教师在讲课时,大多数学生都有着比较高的听课热情。相对应地,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这也能从另外一方面来提升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二)具有关怀精神和责任感
一个拥有关怀以及责任感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是积极乐观的。当然,他们也十分关注自己的学生,和学生交流起来也会更为容易。在交流中,他们会关注学生学习的进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教师会在这种关心下渐渐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合理利用时间来完成“因材施问”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问题才是真正有效的。[1]
二、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发问
教师如果想要在固定的课堂里完成这期间的教学目标,就一定要做到“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对教学内容里的重要知识点以及不好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教学重点支撑着教学内容。然而,这些难理解的知识点就是教师教学的切入点。因此,教师通过对重要知识点和难理解知识点的提问就会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更好地了解其他的知识,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提问的效率。具体而言,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问。
(一)对重要的数学方法进行提问
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逻辑思维表现在外的形式。运用正确合理的数学方法来解答问题则是运用准确的数学逻辑思维方式在感受。因此,教师要重视对数学方法的教学,同时也要就数学方法向学生进行提问。例如,在几何题中,添加辅助线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重要方法。然而,掌握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分配出足够多的时间来向学生进行提问,在提问期间改变学生的固定思维,指导学生合理添加辅助线。
(二)就教学的发散点进行提问
发散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关键点进行延长。针对超出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内容,有些人认为不需要把有限的课堂时间花费到教学内容之外的其他内容上。然而,现实却是相反的。合理引入一些课本以外的问题会给学生一种新奇感。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后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一方面,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发散性的问题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2]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发散性的问题,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针对特点提问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具有自身的特点,如追求新的东西以及父母过分溺爱等,以感性思维为主,好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在接受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教师需要看清学生的这些特征来一针见血地在课堂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有效的问题。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提问。
(一)适合中学生特点的问题背景
一个好的问题一般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形成的。问题的背景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较为熟悉的问题背景,要接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教师的提问。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形状和大小全部相同的物体来让学生认识全等图形,之后在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每个教师只要认真设计课堂提问,就能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在合适的时候提问
《孙子兵法》中讲述了战争要看中“天时、地利以及人和”,课堂提问同样也需要看中“天时”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一方面是要依据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设计提问。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注意力是不可持续的。教师需要在不同的时期选择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状态好的时候尽可能地学习重难点知识。在学生学习状态下降的时候,教师可用一些较为有趣和发散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依然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提问的目的是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问也只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在之后的探索中要尝试采用更多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