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1-09杨迎喜
杨迎喜
(甘肃省临潭县流顺乡中心小学 甘肃临潭 747500)
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三观和健全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个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要脱离“填鸭式”教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教学的主要内容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并且及时地更新教学模式,将立德树人观念真正地落实下去,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就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观念,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下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基于立德树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二是基于立德树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基于立德树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虽然说素质教育在如今的教学中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化,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非常深重,仍然有很多老师的教学带着功利性。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有很多老师会忽视立德树人观念的运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良好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并且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老师良好的引导和指导非常重要。立德树人观念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可以使得学生全面发展,让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更加顺利。[1]
二、基于立德树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语文情境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以此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立德树人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老师为学生创设语文情境,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能够更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作者身上的良好品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父爱之舟》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语文情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通过课堂导入环节播放《父亲》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PPT课件的运用可以节省很多的板书时间,学生也能够深刻体会到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从而可以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2]
(二)进行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近几年非常火热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及价值,所以很多学科都开始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同时思考并且解决文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人情冷暖”。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少年闰土》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由于这一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各部分内容和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理解有关语句,理解“我”的内心感受。”因此,学生所探究的主题就应该从这几点展开。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及时地引导和指导,最后加以总结,让学生学习闰土身上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3]
(三)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而言都非常的重要。基于立德树人观念,老师就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变为实际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德育教育的渗透面更加广泛,从而完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践行素质教育。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在课后开展有关“爱国”的诗歌朗诵比赛,学生自主确定朗诵篇目,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对所朗诵篇目的思想感情充分理解,以此更为有效地渗透立德树人观念,学生对《七律·长征》这一篇文章的学习效率也会逐渐提高,从而有利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4]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意识到立德树人观念的重要性。并且,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全能型人才的培养目的和目标,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