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2020-01-09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周 银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三小学 甘肃白银 730900)

教师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内容有效结合,能让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1]。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的魅力,对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正因如此,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和学科内容的融合十分重视。本文将对此详细阐述,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一、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地呈现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及复杂性,小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这就大大提升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往往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死记硬背。这不但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而且极有可能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抵触心理[2]。教师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应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优势,将数学知识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对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得到了有效提升,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又对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打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的“认识钟表”这节时,学生对钟表中指针所示的具体时间往往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对此,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大量的数学知识。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钟表表示的时间,可以将具体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作息,如吃饭的时间、上课的时间、起床的时间、睡觉的时间等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学生认识钟表,而且能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多样化教学,合理安排训练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想要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就需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而教师将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不但能实现数学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3]。这对教师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草坪上设计几只可爱的小白兔,通过小白兔的来去让学生学好加减法知识。在学生观看教学课件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这对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讲课,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将数学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转化为充满趣味的教学视频,不但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帮助学生轻易攻破了数学学习中的难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很有意义。

教师想要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就要合理地为学生安排训练任务。将数学训练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高质量地完成数学训练,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这种数学训练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新颖的,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训练。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能将声音、文字及优美的图像与数学训练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有效提升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很有好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优势,并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优势,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有效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同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模式,重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设计数学训练。这不但能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内容,而且对学生巩固数学知识也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