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
2020-01-09韩永辉
韩永辉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小学 甘肃兰州 730300)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小组间的探究与合作。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微课对生本课堂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通过结合笔者自己的课堂实例来具体谈谈,我是如何通过微课来进行小学语文的生本课堂的构建的。
一、构建生本课堂第一步——布置预习作业
生本课堂教育的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提前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老师提前根据小学生的认知以及生活经验,结合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去设置作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素养,比如说收集信息的能力,对收集到的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和其他人的交流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养。老师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要注意问题设计明确,有目标,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最好要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得到学习方法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在预习的同时也能暴露出学生不会的知识点,以及存在问题的疑难点,这样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的时候一起探究,一起解决。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上讲到盘古开天地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布置的预习作业是:预习课本上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请将文章读通顺,尝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去概括本文讲了什么,并找出盘古身体变化的句子。我布置这问题的原因是让学生更好地去锻炼自己的总结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精读课文进行对比的能力。利用微课视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课文的预习,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观看盘古开天地的童话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小故事导入需要预习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下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一边看微课视频,一边提高学习兴趣,可以提高作业完成度,并为下节课做了铺垫。[1]
二、构建生本课堂第二步——小组探究交流
生本教育课堂的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总的来说就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领者,不再是填鸭式教学。生本课堂给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就体现了这一点。我的授课流程是:先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这一话题,然后设置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的模式,让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论证,最后小组成员上台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去做实验,通过沟通交流得出结论,自主地学习,这样更能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学生记得更好,吸收得更快。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上讲到精卫填海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是如何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呢?我先用微课视频播放一段关于精卫填海的动画视频,在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带领学生进行精读,对不熟悉的字词进行查询,并尝试翻译每个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出本篇文章的精神与中心思想,并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将枯燥的文言文转换成小故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2]
三、构建生本课堂第三步——师生评价
生本课堂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多元化的评价。评价是老师向学生反馈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的一种模式,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也提到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课程结束后,老师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评价。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出小视频,评价出每个学生的特点,播放给学生,在形成互评互学的氛围的同时,还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自由中爱上你的课堂。
四、结束语
生本课堂对学生的好处不言而喻。当然,生本课堂还有很多其他非常优秀的案例。老师结合微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能力。除此以外,还有更多优秀的教学案例,老师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教学上不断地去锻炼,不断地去尝试,争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