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析
2020-01-09雷耀
雷 耀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万泉中学 甘肃平凉 744606)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都可以看作创新的竞争。创新能有力推动我国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基础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及时调整过去的教学策略。本文先对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探讨了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初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当前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几乎已成为人们正常生活的必需品,且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国家需要的。这对我国的日益强盛及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为国家做更多贡献是有利的,也有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在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需要学会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这也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较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有效地提升操作能力。其次,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两者是一致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素质会随之提升。除此之外,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学生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
二、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计算机教材的编排不太合理,很多地方难度较高[1],学生理解起来费力,也不利于学生将其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计算机,学校安排的学习时间有限,这些难度较高的内容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也不能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好基础。第二个问题是很多计算机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不够。虽然新课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还是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教学上,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上机实践。因此,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较差,创新能力也没得到良好的培养。针对这两点问题,下文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
三、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计算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初中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及时更新,与时俱进。要想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计算机教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根据实际的生产、生活需要来制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时调整和创新教学策略,始终坚持理论结合实践[2],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较好地运用于实践中。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有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考核时,不能只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还要考察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情况。
(二)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教学前,应该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各自擅长和喜好的内容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编程感兴趣,有的则擅长硬件制作。因此,在教学中,计算机教师应该对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给予足够尊重,并根据这些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能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个客观的教学环境。
(三)科学引领学生大胆质疑
在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初中生对计算机的了解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到了高中,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课程;而在小学,他们基础差,学习计算机又比较困难。所以,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视,科学地引领学生大胆猜疑,让他们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回答,对计算机知识产生较深刻的印象。这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正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们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已经大大提升了生活水平。因此,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技术。初中计算机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将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采取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