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2020-01-09甘巧霞
甘巧霞
(甘肃省敦煌市南街小学 甘肃酒泉 736200)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在此指导下的各实验教材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单元,而把应用题融于各学习领域中,打破了传统应用题作为独立领域的格局[2]。这说明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数学中的任何一个题目都会涉及到有关应用题的知识,这就更加强调了应用题在数学这一门学科中所占有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应用题是非常抽象以及难以理解的,本文将探讨如何教学小学应用题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们对于应用题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很多学生都认为应用题很难学也很难拿到分。因为,应用题有很多的文字叙述,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有的时候会读不懂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有的时候甚至会误解题目的意思。因此,在一套数学试卷上,应用题往往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应用题产生畏惧甚至是厌倦的情绪,这非常不利于他们对于应用题的学习与解答。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激发他们对于应用题学习的兴趣,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于应用题的理解与解答。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明同学今天早上启程出发从甲地到乙地,等到中午的时候已经行驶了全程的三分之二,这时候小明同学距离中点的位置有16.5千米远,请同学们回答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的时候,首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一端标注甲地,在线段的另一端标注乙地,在中间的位置标注一个点代表中点,又将线段均分为三份,分别标注三个点,在距离甲地两个点的位置,标注了三分之二即现在所在的位置。现在,题目上的已知条件都在图上标注了出来,通过直观的图形,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明白应用题其实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观看视频以及观看PPT来学习。这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应用题目的意思,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上周六,光明小学组织全校师生总共1000人去参观了当地的一个博物馆,他们乘坐校车去参观,已知每辆校车最多可以乘坐30人,博物馆的门票为20元一张,要求学生求解需要多少辆的校车以及买门票共需要多少钱。教师没有让学生立即去做这个题目,而是对题目进行了巧妙的改编。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乐场普遍有着很大的向往,学生都喜欢去游乐场玩,于是教师将这里面的博物馆改为了游乐场,并且为学生播放了一个游乐场的短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快速融入到游乐场的意境中,增加学习乐趣,减少对于应用题的畏惧以及厌倦的情绪,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答题目。
三、结合实际生活教学
课本上的应用题有些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但是如果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应用题的意思,提高应用题解答的正确率。因此,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应用题的时候,努力帮助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将应用题的教学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件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连减应用题”的时候,教师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为学生讲解。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看现在讲桌上的粉笔盒里面一共有15根完整的粉笔,如果不同学科的科任老师在每节课都会用去两根完整的粉笔,那么等到今天放学的时候,粉笔盒中应该还剩下多少根粉笔呢?学生首先想到一天一共有四节课,每节课都会用去两根粉笔,那么用一共的粉笔数减去用过的粉笔就是放学的时候实际剩下的粉笔数目。因此,学生都会做了,就是用“20-2-2-2-2=12”等到今天放学的时候,粉笔盒里面应该还剩下十二只粉笔。这样的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题,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题目中出现的物品“粉笔”,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去理解题目的意思,有助于他们对于连减应用题的学习与解答,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又是难点和重点内容,因此,合适的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合适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体会以上所说的应用题的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且运用到应用题的课堂教学中去。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水平,并且要不断地去探究更加合适的应用题的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应用题的有关知识以及解答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