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020-01-09宋景春
宋景春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第一中学 广东湛江 524300)
在初中阶段,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发挥着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始终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更新提供着理论衔接支持。但在呆板的教学常态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淡化了对应用能力的认识,教学中缺乏理论支撑,常犯一些错误,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前进步伐。
一、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以帮助学生发展为前提,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对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实践的要求都很严格。但就目前而言,多数教师仍在理论层面分析与理解教育的意义,无法在课程实践中有效论证教学理论的可行性,让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用大大降低,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获取。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学设计的品质、教学理论的践行与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水平的良莠不齐、教学理论的随意使用[1],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选用不当。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不重视理论学习的问题,原因在于教师的思想存在一定的滞后,教学方式的选取过于随意,严重忽略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习陷入了无序状态。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教学理论与方式接连涌现,教师一时间难以取舍,也造成了教学的混乱。在教学中,教师还常犯一个错误,即教学的急迫性。这种急迫体现在教学步骤的混乱、教学评价的随意上。此外,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数学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淡化数学应用能力偏离了初中数学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究其原因,是数学学科作为主科占据了很大的应试比例。因此,教师更重视理论知识的测试,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做题和评改上,忽视了实践对教学理论的牵引和深化作用,削弱了知识的应用性。
二、应用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从根本上说是对学生的一种良性培养。但现在的教学中仍存在理论知识强而实践操作能力差的现象。这就是因为平时的教学与训练存在问题,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将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未来发展,才能有效发挥教学的现实意义。应用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以前,学生只是埋头苦读,没有时间和精力观察生活,时间久了,就会陷入呆板的状态,失去学习的活力,难以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将应用能力作为培养的关键点,就能转变学习的方式与环境,为学生提供更有益的培养手段,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让课程充满活力。从教学发展的大环境来看,高效课堂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追求。而高效课堂正是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的。应用是检验教学的科学手段,也是缔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正是对这一意义的肯定。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只有高要求,才能出精品。良好的课程设计与互动生成能唤起学生更多的参与热情[2],能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倡导应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做好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有效结合
数学教学的设计形式多样。博采众家之长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这种方式给教师带来了许多启示与影响。教师要足够重视有效的教学内容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相辅相成,做到“一课一练”“一练一得”,让每节课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与能力上的收获。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关注思维的构建与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课程上可以只取一点,进行综合、有效的教学。比如,教学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将关注点放在实践应用上,围绕一个关键的课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如为学校植物园做规划设计,以此作为学习的出发点,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研读课本内容,参考图书文献,搜集网上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有意识地切割出不同的形状,而且能借助不同方式推导出测量图形面积的方式。在实践中证实理论,在理论延伸中证明实践的可行性,能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没有的深层次内容,获得更有效的能力发展。
(二)借助多元方式拓展应用能力培养的渠道
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教学的根基上,而且体现在教学方式的选用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优秀经验带来的便利条件,在备课时借鉴同类教学范例,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并借助以往的经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借助动画、交互式白板、空间建构等手段丰富知识学习、训练过程,让学生获得更鲜活的认识,提高应用能力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教育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想要大幅提升,还是需要找到能力发展的突破口,找到数学学习的窍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因此,初中教师在依托课程标准的同时,要积极研读教学内容,挑选合适的突破手段,重视全局意识的构建,增强初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