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中“生命观念”的渗透

2020-01-09涂锦华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涂锦华

(泉州第十七中学 福建泉州 362000)

“生命观念”是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最具生物学特征的核心素养。“生命观念”是对大量生命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概括,是一种经过验证的观点和方法,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演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这些观点都涉及高中生物的相关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渗透涉及生命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现象、规律、本质,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教学中的一些案例说明了如何渗透生命的概念。

一、核心素养

在学习阶段,学生可以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在适应过程中形成的良好性格和能力称为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对一些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掌握,尊重客观事实,拥有理性的思维能力。同时,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学生要掌握科学手段,进一步了解未来科学的发展,为自己的个人发展及国家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要拥有理性的思维方式。

二、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不能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对生命现象及生命的特征、关系的描述。生命观念这一概念是在人们经历、证实后产生的。这一观念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事件及现象。生命观念也是一种思维方法,能让学生对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加深理解。生命观念与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并不相同,是对其他概念的总结。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时,可以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形成生命观念。生命观念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认知,并利用这一认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

三、四个重要的生命观念

1.结构与功能观: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生活环境,会使其结构和功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2.物质和能量:合成物质的过程与分解物质的过程都是能量的转变过程;物质的循环都是与能量的流动同时进行的。

3.进化与适应观:生态环境一直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就必须不断进化。

4.稳态与平衡观:生命系统主要是对稳态和平衡进行调节的系统。

四、生命观念的培养策略

(一)拓展实验教学

检验真理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实践。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学生如果只看重课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在学习生物时,就会感觉非常困难。大自然中的生物是丰富多样的。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这些生物,对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有很大帮助。为了利用好这种方法,学校必须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在实验课上,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对生命观念产生更清楚的认识。例如,在教学“维持生物pH稳定的机制和内部环境内稳态的重要性”时,教师可以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这堂课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对生命观念形成更直观的理解,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二)加强探究与合作教学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能力,还要进行合作教学。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习惯,在解决生物问题时也会更简单。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让他们养成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开展合作探究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分工学习,然后合作、交流。教师还要保持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有必要的了解,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提高生物课的教学质量。在生物课堂上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是生物教学的根本,也是学生学好这一课程的基础。例如,在课堂上,讲到“分子和细胞”时,教师想要解释得合理,就可以从单细胞的详解,循序渐进地过渡到高层次细胞的讲解,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想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情景教学

要想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必须实施情景教学。因为此方法是最贴近生活的方法,深受学生喜爱。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摆脱枯燥的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投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情景教学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自身也要有较高的素养。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时,针对长时间的潮湿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理论知识,即光合作用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太阳光及温度等因素决定的来解释。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情景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强化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另外,教师不能只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拓展课外知识,将两者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3]

五、总结

生物作为高中的一门基本科目,最能反映生命观念。在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的同时,教师必须重视生命观念,将生命观念这一理念渗透到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清晰。同时,教师应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加强自主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促进其思维的发散。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在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过程中渗入生命观念,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