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若歌 教育如水

2020-01-09苟丹丹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关键词:因水教室师生

苟丹丹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明珠小学 湖北宜昌 443000)

我愿守住这份清贫,甘心、默默地在生命的每个角落,用一颗纯净、率直而充满童真的心守你终老。

生命若歌,教育如水,如歌的生命,因水的滋养而极富灵韵;如歌的生命,因水的承载而悠远流长。

一草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他,从入学时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一年级成绩不及格,到二年级能考出70多分;他,生性好动,从专注于上课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到现在主动带同学早读;他,从一天到晚嬉戏打闹,到与同学和睦相处。这种蜕变,是何等亮眼、赏心!他做到了。

两年前,在那个新生报名的日子,我见到了他,一个有着明亮双眸,眼中流露着天真、顽皮,也闪烁着不安的小男孩。我想让他自己写下名字,他却躲在妈妈的身后,哭闹着,就是不肯,任凭爸爸、妈妈如何劝说,就是不答应。当时,我在想:这孩子要是在我班可要多费神了。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他正好分在我班。再次见到我,他眼神中透出一丝讶异,一丝惧意。我对他也是不苟言笑。接下来,我发现他除了自己的名字外,其他字一概不会写。哪怕是依葫芦画瓢,他也不会。这可让我担忧起来。更让我担心的是,才开学一周,其他老师就都向我反映他上课太闹人。如果放手不管,那不是带坏全班同学吗?抱着“擒贼先擒王”的想法,我决定从课间抓起,不让他玩得太兴奋,以免上课静不下心。可是,每次下课铃一响,他就跑得没了踪影,哪怕是上课铃响了,他也依然会与其他同学追赶、嬉闹,再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为此,我每天总会在班上苦口婆心地强调注意安全,可他根本是左耳进、右耳出,仍旧我行我素,规矩是一点也听不进去。

来硬的不行,用情感感化他,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呢?我发现,他接受能力不错,但因不识字,所以,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导致每次考试成绩不佳。于是,我帮他把每次做错的题型归纳在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习,一是想改掉他下课疯闹的坏习惯,二是想让他尽快赶上其他同学,增强他的自信。对他不会做的题目,我都举一反三地耐心讲给他听,直到他弄懂为止。我原以为他会因感激而听话,不再添乱。没料到,补习的第三天,来了一群学生找我告状:“老师,他刚才打我”“他又爬栏杆了”“他踩花坛了”“他上课讲话”“他上数学课做鬼脸”……这一连串的调皮捣蛋,让人听后简直气不打一处来。怎么感觉他就是个捣蛋鬼呢?我真有点泄气了,决定假装冷他一两天。

小孩子就是这样,当他感到被冷落时,就会想方设法引起你的注意。只是他会选择一些错误的表达方式。没过两天,中午放学时,他趁我不注意,竟把一个回教室拿书的同学反锁在了教室里。从校门口刚回到办公室,一班的向老师就告诉我:“你们教室还有一个人。”我听了很惊讶,赶紧跑到教室,发现果真如此。原来又是他的恶作剧。当时,我就想把他找来问个清楚。那天中午,我反复思量着:他为什么要这样?是我的方法不对吗?我都不知道下午该如何处理他了。

下午上学后,他主动来到办公室,低着头小声地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爸爸妈妈也总是吵我,我觉得很孤独,我想让同学们和我做朋友。”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我轻轻摸摸他的头,说:“其实,老师们都很喜欢你。虽然你顽皮,但你也是我们班的大功臣。要不是你,我们班在校运会上总分哪能拿到第一名呢?教室的墙上哪会有那么多奖状呢?你看看,跑步、跳绳、踢毽都是你得了第一。同学们对你都可佩服了。你可为我们班立下了不少功劳。”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只是需要时间,对吗?”他狠狠地点点头,小声说了一句:“老师,我想把成绩赶上来,您还愿意帮我吗?”我听了高兴地说:“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学,老师很乐意。”他鞠了个躬,害羞地跑出了办公室。一时间,我心头压抑的怒气散了,整个人也因为他的道歉和上进而轻松下来。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早早地来校早读,对学习也认真了起来,每天都会主动跑来找我请教一些不理解的难题。二年级时,他的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不久,他还拍拍胸脯对我说:“老师,这次期末考试,我一定能过80分。”我高兴地说:“那好啊!到时,我一定奖励你一本你最喜欢的书。”他跳起来高呼:“老师,真好!老师,万岁!”

那一瞬间,我眼眶湿润了,我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幸福,感受到了教育成功的快乐!一种幸福充盈在心头。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从他身上,我深刻地感受到:调皮孩子比其他孩子更需要关爱。学生犯错并不一定出自他的本意,需要老师、家长、朋友帮他指出、帮他改正。尤其是像他这样生性顽皮的孩子,教师更应该多一些慈爱,多一些关怀,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交心,蹲下身子,站在他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一定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孩子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老师用心去领悟,不断去探索、去感触,才能找到对症的良方,才能育人成材!

这个小男子汉让我明白了:学生是一本老师永远读不完的书。老师不仅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学会爱学生。爱,不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爱是奉献,也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传达,同样可以通过不满意流露。

这个小男孩带给了我教育之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让我感受到了师生间心灵碰撞引发的强烈震颤。如果不是那么真诚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永远不会有如此深刻的对教育的理解。是信任和爱,缩短了师生间那段看似遥不可及的距离;同样是信任和爱,填平了师生间那道貌似不可逾越的鸿沟,让一颗颗倍受冷漠和歧视的心有了皈依,有了温暖和幸福!

这信任,这爱,如水一样清冽温柔。而生命,也因此而如歌般悦耳动听。这便是教育的理想,教育的真谛!

猜你喜欢

因水教室师生
“313”教室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生活哲理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水的缘故
威尼斯碧波上的梦境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