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校园种植 拓展劳动教育内容

2020-01-09王延梅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王延梅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四中学 甘肃兰州 730070)

为优化学生素质教育,兰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在校内开辟出一块土地,用以开展种植活动,实施七年级劳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种植技能,使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参与种植,了解植物种植、培土、施肥等完整过程,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悉心观察、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劳动观和爱劳动的品质。

一、制定详细、完整的种植活动计划及方案

要开展有效的种植活动,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种植活动方案、计划及教学培养目标(包括种植活动目标),确定所要种的植物,并掌握相关知识。学生要依据自己的种植经验和爱好确定种植植物,建立种植记录,深入研究植物的特性,正确使用并修理劳动工具[1],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种植经验,将学习拓展到课外及其它劳动教育内容上,以丰富其种植体验,激发其探究积极性。

二、依托校园种植,拓展劳动教育内容的策略

(一)按照方案推进种植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首先,为了丰富学生的种植体验,教师可要求学生参与种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在校内确定种植地,学习种植流程,准备相关劳动工具,清理、平整土地,制作栅栏,施肥等,让他们在种植中增长知识。其次,教师应按计划有序展开种植活动,以加深学生的种植、观察体验。再次,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植物展开有效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每天记录观察结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感官,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增长学生的种植经验。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种植经验,做好劳动成果的展示,通过表彰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劳动、收获、分享及成长的快乐,以此营造浓厚的种植氛围[2]。

为加深学生对植物种植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与种植公司联系,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学生科学种植,或邀请专家到校内就植物种植举行讲座,提供丰富的种植经验,拓宽师生的专业视野。种植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轮植方式管理植物,做好松土、除草等维护工作,并鼓励学生就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开交流、探讨,通过查找资料,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二)用种植实践活动拓展劳动教育活动

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探究意识。学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多项劳动教育活动。在种植活动的基础上,本校依据实际情况及优势,丰富了校园劳动教育活动。一是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全校卫生环境维护活动,建立卫生维护、检查、监督小组。小组成员全部由学生组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制定了校园卫生维护制度、校园卫生清洁标准及奖罚规定,以推进小组有效行使管理监督职责。全校划分为不同的卫生片区,各班负责维护所属片区的卫生。在教师指导下,小组牵头,每周举行一次全校卫生片区大检查,由学生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形成文字公布,以维持校园卫生。这种劳动教育活动强化了学生维护校园卫生人人有责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教育及管理能力。二是学校成立校园环境美化小组。小组仍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行日常自主管理,从校园内树木及花草的浇水、施肥、剪枝,到秋季清理干枯枝叶,相关工作均可由学生自主管理。他们自主参与劳动,在亲自劳动的过程中了解树木及花草的生长特性、原理及种植、维护的相关知识,将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同时,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能认识到自己在校园环境维护方面负有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与管理能力。

三、种植及劳动教育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是学校要在校园内部广为宣传,增进学生及家长对种植等劳动教育活动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有益的劳动教育对提高其综合素养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促使家长认识到种植活动开展的价值,从而支持孩子参与种植活动。班主任也可安排学生写观察日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是结合七年级学生学习及能力提升的需求,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种植活动,开发适当的校本教材,以充分推广植物种植及其他劳动教育活动的经验,发挥知识普及的作用,促进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优化校本课程。

综上所述,校园种植及劳动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接受以往比较欠缺的劳动技能教育,拓宽知识面,培养其爱劳动、学技能的情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场所和机会。同时,在种植、环境维护与管理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观察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