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智美”教育 提升育人品质

2020-01-09王晓文陈晓菲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王晓文 陈晓菲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合水路小学 甘肃兰州 730000)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校只有把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相结合,才能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增强学校的育人能力。学校要以教学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智美”教育,提升教育品质,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构建“智美”教育的意义

未来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前,学校对“智美”教育的构建,有利于提升育人的品质。“智美”教育是符合学生发展方向的。学校要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构建“智美”教育,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则要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引领学生去发现教育之美[1],借助教育提升学生的智慧和美德,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提倡分数教育,将分数看作学生成功的标准。而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智美”教育的构建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的。构建“智美”教育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构建“智美”教育的措施

学校应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习,开展各种特色教育,让学生在“智美”教育的大环境下,利用对学校学习环境意境之美的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程创新,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新型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教育方式的儒雅美,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构建“智美”教育,发展特色学校,满足了新课改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2]。

(一)学校学习环境的意境美

让学生体验学习环境的意境美,在意境美中学习,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学校要以校园环境、特色为基础,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意境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利用校园绿化、设施,如名人事迹碑等,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用脑;在学校自然环境中开辟语文朗读角、英语学习角等,让学生在学校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以便构建“智美”教育。学校在自然环境中开辟不同的学习场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感受自然之美、学习之美,达到人与自然合一的良好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

(二)课程建设的创新美

在课程建设中,传统课堂大多数是由教师充当主导者,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会创新对知识的思考,不会创新知识的获取方式,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而展示课程建设的创新美,在课堂上利用创新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能让学生在开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情景模拟教育,将知识与情景模拟相结合。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可让学生扮演语文课文中的不同角色,自主诠释角色的心理历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中的不同人物及文章的内涵[4]。

(三)教师教育方式的儒雅美

教师的教育方式对“智美”教育的构建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密切的人。教师的教育方式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影响学生,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受到熏陶。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一篇文章时,可以引经据典,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一个简单的记叙文,串联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类文章题材。学生会由衷地佩服教师,获得激励,自觉向教师学习,不断汲取知识,不断进步。

三、结束语

总之,构建““智美”教育”有利于提升学校的育人品质。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智美”教育的意义,是符合未来教育发展模式的,也是与素质教育内涵不谋而合的。构建“智美”教育,学校可以从学校教育环境的意境美、课程建设的创新美、教师教育方式儒雅美等方面着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智美”教育,让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