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2020-01-09曾凡勇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曾凡勇

(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中心校 重庆 409600)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这几乎是老师的共同心声。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部分学生从没吃过苦头,有的甚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作为乡村学校,我们班上的留守儿童较多。他们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老人们对他们过分溺爱和庇护,百依百顺,导致这些孩子受不得半点挫折和委屈,以至于他们对长辈的辛劳、老师的付出、社会的关心都很麻木,觉得自己的一切索取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家庭和学校的中心,根本就不懂得感恩。这种情况导致班主任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头疼。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管理的基本平台。我自从踏上教育工作岗位,就与班主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工作中,有苦有乐,有喜有忧,有许多抹不去的记忆。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班主任经历及现在学生的特点,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一、责任心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我们应踏实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时时刻刻想到自己的学生。一门学科成绩的好或差,不全在于老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这位老师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一个班的班风好与坏,不全在于班主任文化素质的高低,关键在于他是否把班上的工作、学生的教育放在首位。责任教育是第一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我们在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同时,还得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他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管好班集体,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好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我们班一年级时,我每天坚持检查个人清洁卫生,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当老师赞美他时,别的同学就会投去羡慕的眼光;对表现差的学生,我会耐心说服教育,并告诉他不讲卫生的严重后果,如果第二天这个学生变“乖”了,我再夸夸他,他心里乐滋滋的,脸都笑开了花。从这以后,他们天天都表现得很棒。因此,我们班的学生都很爱干净和整洁。

习惯教育是养成教育,我们不可忽视,培养了学生的习惯,就培养了他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三、建立、落实合理的班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班级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也许大部分班级都有班规,可是,所有的制度都落实了吗?一旦制度没落实,班规就是虚有其名,若有实无了。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的辛苦付出。我接手的班级,由于制定了各种班规,佩戴红领巾的同学由原来的寥寥无几,现在变得全都佩戴得整整齐齐;晨读时当你走进教室,听到的是琅琅的读书声,见不到以前打跳、说笑的影子;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没人不交了……因此,班规对于班级管理来说非常重要。同时,班主任在执行班规、管理好班集体的同时,应当做好学生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来说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做学生心目中的好榜样。如果你当了反面教材,当你教育他时,他虽然口里不说,但心里却想:老师还不是一样吗?

四、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把爱撒向每一个角落

我有这样一名学生,他叫小红,很有个性,也很让老师头疼。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前任老师就提醒我,说只要他不太过分你就别管他,随他去。他上课时从不认真听课,就喜欢吃东西,有时还会搞恶作剧,搞得课堂纪律一团糟。有一次上课,他吃完泡泡糖,把泡泡糖粘到前面女同学的发梢上,弄得女同学大哭。我气坏了,拿着讲台上的尺子,朝他冲过去:“把手伸出来!”我高举起尺子准备用力地打下去。这时,他说了一句话:“打就打,反正你打也没有我妈妈打得痛!”这话让我的尺子停在了半空中,再也打不下去了,也让我的怒火像漏气的气球,泄了一半。我转而轻声和气地问他:“妈妈每天都打你吗?”他没有回答。旁边的同学说:“他每天都不写练习,所以每天都被妈妈打。”我听了这话心理很不是滋味,心理盘算着该如何帮助这个学生呢?下课时,我叫他帮我把录音机搬到别的班去,他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欣然地过来拿录音机。我看得出他很高兴执行我给他的这个任务,还有点受宠若惊呢。他问我:“老师,拿到哪个班啊?”我微笑着说:“你跟着老师来。”在路上,我跟他聊了几句,可他显得很拘谨,不太爱说话。以后,我每到班上,尽量抽时间,微笑着跟他亲切交谈,慢慢地,他对我也没有那么戒备了,喜欢跟我讲话了。后来,他变得越来越自信,上课表现得也越来越好了。

爱是阳光,温暖你我;爱是雨露,润物细无声。微笑能给学生带来温暖,带来亲切感。我们应随时面带微笑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他们能从老师的微笑中读出老师的爱心,老师对他的尊重,还能读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

五、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

在乡村学校,多数的后进生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索取。我经常见到一些老师把这样的学生叫到办公室,有的老师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地谈心,有的老师声色俱厉地批评,还有的老师苦口婆心劝说和教育。可是,每次来的都是那么几个“老将”,这种屡教不改的现象经常出现。

其实,特殊的学生应该特殊对待。教师这样做应该更有效:一是在他们面前尽量少提缺点,多提优点,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二是少批评,多鼓励。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在一二年级时,我们班的学生拿着本子问我:“老师,我写得漂亮吗?”我要是说“不漂亮”,他的脸马上就沉下来了,显得垂头丧气,没有信心写了。如果说“写得真好”,他就会面带微笑,兴趣盎然地继续写下去,并向其他学生炫耀:“老师说我写得漂亮。”三是要重视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自己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六、经常与家长、任课教师保持联系,了解学生情况

我们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学校的支持。因此,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多与任课老师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各科成绩。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偏科现象。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持之以恒做好学生工作。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总结与反思,不断创新,做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