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1-09姜泽稳
姜泽稳
(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云南曲靖 655000)
信息化教学是指以科学理念为依据,依托信息技术,采用视频、图片、趣味游戏等手段,形成教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特色,实现教、学、做的全面融合。
一、课程设计内容
本课程体系是对职业岗位、工作技能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技能需求和专业需求进行设置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化学基础与技术分析、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食品仪器分析技术等。其中,化学基础与技术为前期课程,其余为后续专业课程。学生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为食品检验工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设计
本课程设计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分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螺旋式训练,实现从简单到复杂多样化技能的掌握,从而获得微生物检验分项的核心技能。
三、教学实施案例
(一)引出学习任务
首先,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前在线学习平台观看革兰式染色的基本操作流程,了解革兰氏染色的理论知识;其次,学生进行自我检测,梳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进行预习。之后,教师先让学生提问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问以及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自检题,引出革兰氏染色的教学课程。
(二)课程活动策划
1.熟读革兰氏染色操作流程
学生借助3D软件,熟读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流程,自主研究革兰氏染色的教学流程,根据流程图梳理步骤,整理出一个教学流程思维导图。然后,每个学生将思维导图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先互评,最后教师点评。[1]
2.学生进行虚拟训练
学生先进入食品微生物检验虚拟实训平台,找到“革兰氏染色”指导模式,根据语音提示,对革兰氏染色的操作环节进行探索。该模式的各个环节都会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不会给学生蒙混过关的机会。一旦学生操作错误,系统就会返回该环节的界面,并弹出相关资料,供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后,再继续操作下一步。学生操作完全部环节后如果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继续进行练习,直到完全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流程。
3.组间互评
当学生对流程掌握基本熟练后,教师再给学生播放一次革兰氏染色操作微课,然后划分小组。每一个小组成员凭借自己的记忆,写出革兰氏染色的操作要点,写完后上传至学习平台,小组内部进行互评后再由各组进行整体互评,最后由教师公布本次实训的优胜组。本次实训结束后,教师重新示范操作要点,着重讲解学生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然后集思广益,和同学一起编制朗朗上口的操作口诀,以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此次实训的成功举办,为课程的下一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4.进行模拟考核
学生进入模拟微生物检验实训平台,进行“革兰氏染色”模拟考核。教师从实训考核了解学生对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再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让学生扎实掌握实践技能。
5.进行实战训练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微生物无菌实验室进行实操训练,让每位学生按规定独立完成操作流程。这时,教师在旁边进行监督和指导。学生完成后上传学习平台,由其它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教师最后公布评价结果,并对学生操作错误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白染色失败原因。
6.课程回顾和总结
学生对革兰氏染色流程进行回顾。教师总结实训结果,分析同学们的优势和弱势,并合理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和举一反三能力。
课后,学生可以在学习平台反复观看理论知识并进行模拟训练,深入了解知识理论,熟练掌握技能。虚实结合的环境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未来更快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对职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养成一定的职业素养。
四、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平台建设问题
线上教学部分依赖平台实现,但是目前线上平台功能并不够强大;目前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虽然内容丰富,但是资源还不够完善。资料还需进一步扩充,并进行及时更新。
(二)教学问题
VR等学习平台都是独立的平台,平台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为缺少一个核心平台,各个平台的信息,包括不同章节的信息都是独立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频繁使用不同的平台授课,就会出现前后的教学内容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状况。这会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也会因平台之间操作方式不同,学习方式不同,而不知所措,导致学习效果差。[3]
(三)混合比例问题
教学内容的学习依靠线上线下双重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考虑线上线下时间如何分配的问题。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要相结合,不能只注重线上教学而忽略线下授课;也不能只采用线下授课而忽略线上教学。因此,教师要注意虚拟和现实的合理安排,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也要进行规划,不能过度使用虚拟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混合多种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立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学习内容。同时,虚拟实训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