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2020-01-09彭文杰
彭文杰
(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常熟 215513)
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尤为必要。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太理想,面对所学的内容往往缺乏激情,对于周围的事物也缺乏足够的热情,难以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班集体的健康发展。作为中职班主任,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把握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注重班集体的全体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创新发展。那么,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运用哪些有效的策略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呢?
一、以平等为主旨,尊重学生的人格,奠定和谐关系的基础
班级管理工作是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班主任想要与之建立和谐的关系,就必须要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这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基础。[1]
作为中职班主任,首先,我们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分析,用平等的态度去认识、评价每个学生。一旦学生出现逆反情绪,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科学地引导学生,纠正学生的不健康行为,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正视自我,从而为和谐关系的建立做好铺垫。比如,在面对班上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全面践行平等、尊重的思想。特别是在班级活动中,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分析,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展现学生的个人魅力。其次,我们要注重抓班级纪律,培养他们在学习方面的一些好习惯,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他们一些好的品质。比如,教导他们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并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最后,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班主任要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热爱自己的班级,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班级。这样,良好的班级风气就形成了。
二、以公正为指导,发现学生闪光点,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在学生的心中,班主任是不可侵犯的“神圣人物”,班主任的语言更具有权威性。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必须要打破“权威”的限制,用客观的眼光去审视每以个学生,逐渐消除师生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班主任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合理激励学生。首先,我们要用赞赏的目光近距离接近学生,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比如,班上有一名学生,由于成绩差,自卑心理严重。于是,我就主动与之耐心交谈。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了他责任心较强的优点,我就寻找契机让他担任劳动委员,参与班级管理。后来,我班的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其闪光点得到很好发挥。同学、老师与他的关系变得日趋和谐。其次,我们可以用语言激励学生。当发现学生身上一个闪光点时,我们要立马进行表扬,表示对他的肯定。这样,学生就可以建立自信,从而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三、以创新为航向,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创造和谐关系建立的条件
学生的成长是不断变化的过程。班主任单纯地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的,更不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因此,新时代下的中职班主任要改变“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促使班级管理处于动态发展中。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微信、QQ等网络交流平台,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以朋友的身份,敞开心扉,与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关系,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建立QQ群、微信群,每天发布一些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健康知识,并展开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借助其中的正能量,激励和鼓舞学生,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不可缺失的引路人。[2]
总的来说,和谐是班级管理的主旋律,是班级健康发展的基础。作为中职班主任,首先,我们要对各项工作加以调整、布置和安排,在上述管理方式的指引下,把和谐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以此为指导,全面组织和推进班级管理工作;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找到最佳切入点,创新管理方式最后,我们要遵循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创设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这样,我们便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引领者,从而优化班级管理秩序,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