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提升的辅导策略
2020-01-09刘日铮
刘日铮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高龙乡中心校 广西田林 533300)
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之一[1]。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能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找简洁的计算途径解决问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往往比较薄弱,不利于他们掌握数学运算原理,也不利于他们数学成绩的提升。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
一、提升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困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计算是一项需要不断分析、思考的学习活动,与学困生逻辑、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有密切联系。解答数学题需要经过多个计算步骤。学困生在解题过程中要重视每一个小细节,认真推理,保持整道题解题思路的连贯性。只有细心完成每一步计算,才能避免解题结果错误。较高的计算能力是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的重要保障[2]。计算作为数学教学中的基础部分,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课外练习中,对计算算理、计算方法等进行有效讲解与指导。学生在运算过程中,能有效锻炼逻辑思维,并体会到各个运算步骤之间的联系,提升数学运算水平,养成良好的思考、思维习惯。这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为数学与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的数学计算水平对其成绩有直接影响。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水平的重要条件。如果计算水平不高,学生就很难解答数学题目,学习难度也会增加。除此之外,数学计算能力对化学、物理学习具有重要作用[3]。这些理科课程涉及许多计算算理。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小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为其今后初中的理科学习打下基础。学困生计算能力提升了,其逻辑思维能力会随之发展,还会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良好保障,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促进生活多个领域的发展
培养小学学困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利于提高学困生计算的速度与准确性,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增强学习的信心。不光是学习领域,计算能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生活中,有效运用数学计算,可带来许多便捷,达到保障生活质量的目标。另外,数学计算在科研、生产等方面应用广泛,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计算能力能使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加精准、科学化,使整个生产体系高效运转。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提升的辅导策略
(一)重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困生计算技能的训练与提升作为教学重点。对学困生在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出。计算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对学困生的计算训练多加指导。尤其是在四则运算的计算练习中,学生清楚运算原理,运算顺序也是正确的,但计算结果不正确,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口算、计算技能的错误。对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巩固计算技能。口算是数学计算的基础。口算能力薄弱必然会影响到计算的速度与准确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困生充足的口算练习时间,锻炼学困生的记忆力与思维能力,提升口算能力。同时,教师要避免为学困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而要重视练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让学困生通过卡片、动画展开练习,特别重视学生易出错的题目的练习。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困生的智力,还能防止因为计算错误而丢失分数,提高学困生计算的正确率。
1.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面对文字型题目,教师应从这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第一,先让几个学生阅读题目,让其他学困生仔细听;第二,让学困生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目标问题找出来;第三,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目标问题,弄清楚这些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第四,在学困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再细致分析,总结出解决的办法。
2.养成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师对学困生的书写要严格要求,特别是数字和格式一定要工整,小数点和数字的位数应该对齐。同时,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应反复强调小数不能连等,且等号应该对齐。写作业的时候,学困生的书写格式应该和教师的要求一致。
3.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有很多学困生在计算完成后不会自觉地检验。教师应该让学困生意识到检验的重要性,培养学困生良好的检验习惯,并教给学困生正确的检验方法。比如,学生可以用重算或逆算等方法进行检验。通常情况下,对单纯的计算题,学困生应先在草稿纸上计算两遍以上,以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升计算能力
数学与生活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体现着数学。数学这门学科小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计算的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学生就很难掌握之后学习的知识。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增多。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时间一长,就会失去自信心,也很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的想法,就会成为学困生。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寻找合理的教学方式,多与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形象化,让学困生能根据日常生活学会和了解数学计算知识,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计算的魅力,激起学习的兴趣。
“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笔算乘法”章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分析教材内容是否适合此阶段的学生,并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尽量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多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计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