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单招财会专业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

2020-01-09汤若王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汤若王

(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常熟 215500)

一、单招财会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中职院校的生源大都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比较差,自卑感很强,在学习上表现得比较消极。他们对于将来是否会以对口单招的形式参加高考还摇摆不定,在学习上缺乏明确的目标,严重缺乏学习财会知识的积极性。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使得学生心志不定,对于财会专业的学习没有形成坚定的信心。这不利于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有效性有待提升

在如今的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教师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现代化教学理念。而很多财会专业知识抽象难懂,教师如果单纯以语言讲述的形式,不利于学生有效理解课本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财会专业知识的动力。一些教师即使采用多媒体ppt播放课件的形式展开教学,也不懂得灵活变通,仅仅只是将课本知识照搬到ppt上。[1]这就严重阻碍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实践教学比重较少,学生综合能力较低

财会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记账训练活动、岗位模拟情境等实践教学形式。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理解较为晦涩难懂的财会专业知识,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职财会专业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比重非常少。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单招财会专业课堂效率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财会专业具体教学目标

中职财会专业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本专业的具体教学目标,进而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结合财会专业教学特点和要求,体现出本专业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特点,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完善学生费用核算、成本计算知识体系,提高单招财会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计划性。教师不能只是为了追赶教学进度而不进行科学的教学规划,而要通过明确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计划,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对于提升财会专业课堂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二)增加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比重

单招财会专业课堂效率的提升,需要教师意识到本专业实践性的特征。社会发展对财会专业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因此,中职财会专业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财会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各类成本计算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具有积极作用。在费用核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这一工作的具体流程及方法,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中职单招财会专业教学而言,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能增加他们的成功率。这也是职业院校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提升学生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2]

(三)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现代化教育手段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财会专业教师应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财会模拟实践系统软件,为学生模拟真实化情境。大数据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通过改变数据及相关设置,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核算水平。同时,教师通过使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工序,明确相关成本计算的具体部分,并强化他们对成本计算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其职业素养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随时可以在平台上与同学和教师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该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提升单招财会专业的课堂效率。

三、总结

总之,提升单招财会专业课堂效率需要中职财会专业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开辟更多新型的教学路径,真正培养学生的财会专业综合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财会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