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2020-01-09王杰
王 杰
(常熟滨江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常熟 215500)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是中职专业教学中一门将理论与实际融合为一体的课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都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不善于自主学习,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都需要提升。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抵触情绪。尤其是学生步入中职学校学习之后,他们仍旧找不到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适当引导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弱点,主动挖掘学生的长处,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分析后,笔者发现可以结合以下几点展开教学改革,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模式改革
(一)融入信息技术引导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PPT等教学引导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将课程中涉及到电器原理、变频速度、工作原理等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引导,并借助Flash等教学辅助软件,以生动形象的内容呈现到学生面前。这样的模式,可以将一些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内容进行形象分析,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化静态引导为动态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制作网络课件,通过添加图片、音频、视频等模式,真正地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原本枯燥的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得到显著提升。[1]
(二)结合微课教学引导
微课将教学的基础点、重点和难点整合在一起,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辅助。因此,教师要先分析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录制微课,供学生在课下预习和巩固学习知识,然后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再针对性地讲解。教师通过这样的模式,更利于缩小班级中学生学习的差距,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在录制微课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知识点的分层录制,并配合一些实践问题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知识的真谛。同时,教师也要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改革考核模式
有效的考核更利于为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选择对学生有利的考核方式,抛弃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模式,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提升。教师要做学生的伯乐,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以赏识的态度去鼓励学生,肯定他们的进步。这样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并燃起学习的热情。这时候,教师只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顺势引导,就能够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针对平时基础薄弱但是口才较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在小组探讨问题之后做发言者。这时,教师考核的时候可以结合他的优点进行考核,当他发现自己的优势后,教师再对其进行引导,就很容易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改革注意事项
(一)认识到教课并非教书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属于一门实践课程,其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目前的教材多具有滞后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教课并不是教书的理念,想要实现教学目标,就要以教学课题和教学项目为支撑,通过全面分析教材的内容,借助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全面分析后再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将教学逻辑与教材逻辑结合起来,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引导方式。[2]
(二)因材施教,教无定法
专业教师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也需要站在学生的主体位置分析,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当学生步入社会后,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这样来分析确定教学过程,转变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切忌墨守成规和不知变通。只有遵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关注学生的状态,融入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改革的开展需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和引导。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作为中职机电专业中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师一定要结合社会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并学会结合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不断引导和探索,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