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会性别教育的困境与对策刍议

2020-01-09徐立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育

■徐立特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男女平等是我国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将男女平等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国家最高政策的形式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发展的一项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战略高度,对如何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要求。以此为基点,当下进行社会性别教育就尤为重要。社会性别教育以使学生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形成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建立男女之间新型伙伴关系为目标,以克服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为主要任务,并提升遭遇性别问题的处理能力,教会学生正确分析与对待有关性别问题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社会性别教育,对实现两性平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在个人、家庭、社会等层面,在工作、生活、法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高校社会性别教育的误区和困境

(一)现有社会性别理论本身的发展局限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女权主义或称女性主义浪潮时期。社会性别开始作为一个分析的类别,从男女社会性别相互关系互动的角度分析男权得以维持的原因,从而成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家们不断发展、更新社会性别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强调社会性别与阶级、种族的相互关系,到20世纪90年代的在具体的阶级、种族、文化和历史中,考察社会性别及其变化,再到后面发展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唯物主义女性主义等等。西方社会性别理论虽然丰富,但是其应用于我国当前的社会性别教育却是不得其门。扎根于女权运动之上的西方社会性别理论,异域他乡没有实践基础。在我国社会性别理论构建的基础是“妇女解放”,而非女权主义。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结合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同中国妇女问题的实际,提出了“妇女的解放”,妇女解放和阶级解放联系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重要内容。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妇女解放已经实现。此后,属于中国自己的现代社会性别理论就鲜有突破。社会性别讨论集中出现于文学评论、影视等艺术评论之中,未见形成有影响力的深度理论。

(二)高校社会性别教育与社会现实问题脱节

自2017年起,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引起广泛关注的“Me too”运动(反性骚扰运动),这场运动如平地惊雷,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响应。时至今日,依然掀起阵阵余波。许多和性别权利、性别平等有关的新闻热点事件,经过网络的传播,备受关注。比如,2017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台湾作家林奕含事件、PUA现象、2019年下半年的北大女生“包丽”自杀事件、2020年上市公司副总涉嫌性侵养女案、韩国N号房事件、多个演艺明星在两性关系上的新闻事件等,背后均包含法律上的和思想上的性别权利、性别角色等多方面问题,这些新闻均占据过各大互联网媒体热搜的前列。即便在新型冠状肺炎肆虐、八方驰援武汉期间,女性医护工作者需不需要剃光头发、接收生理期用品也在新闻热点之中。尽管这些事件或现象在网络上如火如荼地被讨论,但是在高校的正规教育体系中,可以对其观察、回应乃至分析解答的社会性别教育却难寻踪影。高校社会性别教育即便不能完整、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质与解决之道,起码也要具备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原则、标准尺度,并积极出现在大学生视野中,对其予以适当回应。

(三)社会性别教育在高校的受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有观点认为,和传统观念下的性教育(自然性别教育)难以启齿一样,社会性别难以在高校课堂这样的公开场合谈论,于是把其视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只需从家长或亲友处获得认知,在学校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是一种越界;或者把社会性别教育视为一种道德教养,尤其是传统道德修养,在德育教育中一带而过;又或者认为自然性别教育,即生理卫生教育已经在高校公共课上开展起来了,那么社会性别教育可以顺带提及,也就列于性教育(自然性别教育)的从属,甚至可有可无。社会性别教育在很多高校还是比较生僻的领域,在学生管理中、在学生社团中,都难寻踪影。在课堂上,尤其是公共基础课上,会零星出现。

(四)把社会性别教育等同于妇女教育

不少高校即便有社会性别教育这类选修课,也是只面对女大学生进行讲授,似乎假定女学生需要道德或某种认知上的提升,男生并不需要,或者默认女生在性别教育方面大大落后,而男生遥遥领先。实际上,就普遍道德而言,不存在道德和女性道德之分,女性在道德认知上不存在较之男性的天生缺陷,任何形式的“女德”都是荒唐的。道德在性别平等方面应当充分体现,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标准与尺度是无性别的。女性的性别观和男性的性别观在总体上是有机联系的,甚至是一体两面。

有些嵌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性别教育,是以选择女性历史题材为主,以巾帼英雄、女性革命家、女科学家等等事迹为内容,意图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还有专门为女大学生扩展法律课程相关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刑法》中侵害女性权益的犯罪行为、《合同法》中反对性别歧视和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定等等,意在强化女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熟悉维权途径等。这些举措在推动社会性别教育方面有少许帮助,但是并非社会性别教育本身。社会性别教育的内容也应是以全体人类的社会、历史、文明为资源,不存在单纯的“女性王国”。如果女生了解秋瑾就义并激发爱国情怀、男生却对之漠然,女性了解《婚姻法》、男性却不了解,女性知晓《妇女权益保护法》、男性却不知晓,这样的状况是可笑的,也不是社会性别教育的目的。无论道德还是法律,普遍适用于全体公民,不存在只囿于女性的真空道德法律。因而社会性别教育也并非只针对女性或单一性别,它是两性共同参与的。

(五)传统性别观念与新时代社会性别构建的错位,对高校大学生的性别观念的塑造产生重大冲击

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女德班”,有165万多条搜索结果,打着复兴传统文化旗号的女德班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从南到北全国多个省市,都有为数不少的拥趸或不知情的参与者。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提倡“三纲五常”,其中女子的“夫为妻纲”,还有“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一类的传统性别观念根基较深,即使当下“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和家庭分工模式依然盛行。传统性别观念认为,女性不适合高强度、高技术、领导型、进取型的工作岗位,不适合追求高学历和高薪酬。科学家、干部、企业家、博士的性别如果是女,那么就被人们视为怪胎,或者被揣测是通过某种不正当途径“上位”。相反,男性被期待从事进取型职业,若男性从事与模特、文员、烘焙、裁缝、护理等相关的职业,被视为是娘娘腔,是虚弱的、失败的、不成器的男性。传统夫妻模式和社会分工,规定男人“干大事”,要占据实质性位置,女性则居虚职闲差;男性占据社会主体位置,女性位于边缘;男性属于事业,女性属于家庭。传统性别观念是对社会性别教育实施的最大障碍,针对高校大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如果说,前面四点是社会性别教育遇到的结构性挑战,那么传统性别观念就是文化形态上的挑战。这项挑战在解释其现象上更容易,但在现实领域中更加广泛、隐蔽,也更难匡正。

二、从认识论层面解决高校社会性别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主张性别平等,以实现性别解放为目标

我国宪法规定“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男性女性的平等指的是男女承担同等的责任义务、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在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权利和义务、机会和责任的平等,是机会和结果平等,是男女作为人在社会与家庭中应受到同样的尊重和对待。性别解放是人类解放之中非常基本而且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解放的不仅仅是女性,也包含着男性。父权制社会中受压迫最深的是女性,但是男性本身虽从中获得优势地位,却并不自由,也谈不上解放。即若男性压迫或者奴役女性,那么男性自己也是没有自由的;若今天的男性感受到了压抑,那么女性也是不可能不受压抑的。

(二)在性别角色教育上,主张学生突破社会刻板印象,倡导男性和女性都要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

二者都有协调社会与家庭关系的义务,鼓励男性、女性都要独立自主,不依附、不卑不亢,积极参与多元就业竞争、树立发展多元职业观念。我们的社会性别教育对象是大学生,是正在拥有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人才,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年轻有活力的群体,是具有开拓性的建设与创造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缩小男性和女性在体力上的差异、实现社会生产和就业的性别平等提供了条件。因此,两性都需要参与发展,共同平等获益。传统刻板印象中的“理工男”“文科女”的性别角色固有定式要破除。男生不止有火箭、汽车,女生也不止有洋娃娃、化妆品;母亲角色不能被缚于家庭,其应和父亲角色一样属于社会;哪怕是“家庭主妇”和“家庭煮夫”应同等地列为社会分工的选择之一,而非被排挤出职业竞争的狭隘角落。

(三)在性别意识教育上,客观分析性别差异和强调性别协调

出于对性别差异的误解,很多人认为相比于男性,女性一般难以在公共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理由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几乎都是男性。而这项证据恰恰是两性关系不平等和不协调的结果。在历史上,美国在1920年成为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英国妇女在8年后获得这一权利。也就是在工业革命近两个世纪后,女性才拥有和男性同等的重要政治权利,所以女性这一群体普遍处于发展的结构性弱势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多年来,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两性间的差异和共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提供了多重角度的论证,试图解释两性间在大脑、智力、心理、社交等方面的不同。但迄今为止,诸项研究的结果没有切实的证据表明两性间的差异是本质性的。也就是说,在智力或能力方面,男性和女性间的差异,和男性间的差异、女性间的差异是类似的,两性间差异并没有大于任意群体差异。性别差异的表现是生理差异,而实质尚存在于文化与意识上。西蒙·波伏娃说“女人不是生而为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正体现出这层意思。社会期望、社会分工、夫妻模式、传统文化等,都是造成性别差异被异化的因素。协调性别差异与平等,反对性别差异上的二元结构,坚持具体语境的分析,是合理的性别意识教育。

三、从方法论层面解决高校社会性别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发展社会性别理论

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性别理论。要将理论根植于现实国情。要在中国曾经的“妇女解放”和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之外,寻找到另外可以拓宽社会性别理论发展的道路。其中要注意的是要重视理论的实践价值。当下互联网传播暴露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在社会性别问题上非常突出。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本意是反对父权制,实现性别权利的平等,而非分权或争权。一方面是“女权主义”在网络上被曲解为“田园女权主义”“女拳主义”。有相当一部分观点认为今天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的程度非常之高了,再讲女性权利,其实就是女性通过“卖惨”来得寸进尺,让男人无路可走;另一方面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中国女性地位排名第106名”。此类矛盾状况表明,我们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自己的社会性别理论,而移植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并不适应我国状况。同时,也要注意到即便是西方的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理论,其发展进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有激进、排他甚至发展出现自相矛盾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性别理论,也必将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勇于开拓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性别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发展的要求之一。

(二)针对全体学生开设社会性别教育的专项课程或隐性课程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强此方面师资队伍建设,设立性别教育的专项课程,在树立两性平等意识上下功夫,教导学生甄别、抵制性别歧视、性别刻板印象,营造性别和谐的校园文化。此外,社会性别教育通过思政课嵌入的隐性课程的形式可增加广泛的适应性。高校思政课堂上有宽阔的空间,如法律、历史、道德等内容,都可以隐性课程的形式嵌入社会性别教育。在此类课程中,可设立针对婚恋问题的讨论、以家暴和性侵犯为主题的法律常识宣讲等。在对学生社团建设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可拓展社会性别教育相关领域。此外,在学生工作中,应鼓励做到学生干部队伍性别比例平衡,充分发挥社会性别教育的实践与应用。

(三)社会性别教育要着眼于细微,关注现实

一方面,要对与性别教育相关的舆论热点问题予以适当回应。运用代入式或沉浸式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网络上热议话题诸如女德班、“剩女”、PUA、性骚扰、代孕等现象,是大学生面临的困惑,甚至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性别教育的素材对象。对此,要保持性别敏感,倡导正确性别意识,及时纠正不良性别观念。比如有观点认为,坚持性别平等是对男性的不平等,两性间的关系是斗争的或零和博弈的关系。此类观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层出不穷的,这也验证了性别平等的主张是公认的,但性别平等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怎样实现,还需要在实践中予以具体的、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不能笼统概括、敷衍了事。

另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学生既重视就业中的性别平等,又要重视婚恋中的性别权利。大学阶段是青年人婚恋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研究表明,总体上一个人的婚恋观比职业观的形成时间更早、更稳定,婚恋观对于家庭的影响亦十分深远。多数高校比较关注社会性别问题带来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就业与婚恋、家庭是无法切割的。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是自身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定位的反射。婚恋中的两性,若具备独立完整、平等自主、不依附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在就业选择上也会趋于合理。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教育心得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教育成为终身之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