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阅读推广视阈下的农家书屋发展情况探究
——以孝感市为例
2020-01-09■冯倩
■冯 倩
(湖北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农家书屋对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早在2007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文化部等8个部委就共同下发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推进农村书屋覆盖落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2019年2月,中央宣传部联合9部委印发了《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对新时代农家书屋建设及服务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07年到2019年,农村书屋在全国的覆盖率大幅提升[1]。以孝感市孝昌县为例,截至2019年6月,该县已经建成农家书屋超450家,实现了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平均每家书屋的藏书量超2000册。农家书屋的建设,大大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农村儿童作为成长于农村的新生力量,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其难以获得与城市少年儿童同等的课外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图书、影像、数据库等资料,可以大大优化农村儿童的课外学习资源。然而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占据一定比重,在缺乏父母引导的情况下,其进入农家书屋学习的主动性极为缺失[2]。
一、农村儿童利用农家书屋的现状
(一)农村儿童阅读基本情况
以孝感市孝南区、孝昌县、大悟县为例,全市有70余家农家书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比例上升,孝感市约有70.4%为留守儿童,其常年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与父母相处的时间集中在春节期间。
笔者采访了超900名一线工作者、教师、农村儿童及其家长;共发放了8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29份,有效率为91.1%。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获取了真实可靠的一手信息。
在农村儿童阅读意愿的调查中,有21.2%的儿童非常愿意阅读课外书籍,42.8%的儿童比较愿意阅读课外书籍。造成超过30%的调查对象没有课外阅读主动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家长、学校缺乏对孩子阅读行为的引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农村在阅读氛围营造上的缺位。
在信息获取渠道方面,绝大多数儿童选择了通过手机、电视获取信息,通过书刊获取信息的不到15%。即农村儿童普遍倾向于电子化、视听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书刊阅读”仅限于特定的场合和时间,并没有将其作为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首选方式。
(二)农家书屋针对农村儿童提供的服务情况
通过对农家书屋开放时间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农家书屋周一到周五开放(走访发现,实际开放时间并不稳定),只有少数农家书屋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开放时间对儿童利用农家书屋有重要影响,考虑到工作日要上学,农家书屋在节假日和晚上开放更能为其课外阅读提供便利。然而从问卷、走访的情况来看,能够在节假日、晚上为儿童提供课余阅读场所的农家书屋的比例较低,反映出农家书屋对少儿读者群体不够重视。
在图书配置上,通过问卷与走访发现:农家书屋主要配备种养技术类、医药类、文学经典类书刊,针对儿童的儿童文学书刊、教辅资料、图画书刊较少。
在农家书屋举办少儿阅读实践活动方面,近80%的儿童选择了“从未开展过”,走访得到的数据亦佐证了这一点——只有不到30%的农家书屋针对少儿群体开展过阅读实践活动。
总体来看,现阶段农家书屋针对农村儿童提供的服务较为有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农村儿童的信息获取途径及对农家书屋的利用情况
近七成的儿童对去农家书屋阅读、借阅书刊具有明显意愿,这反映出这一群体对农家书屋的角色是认同的。
在农家书屋使用频率上,选择“一月一次及以下(包括从没去过)”的儿童占比为94.8%,“一月两次及以上”的儿童占比为5.2%,许多儿童对农家书屋没有什么印象。
在利用农家书屋的目的上,有的将农家书屋作为“写作业”的场所——农家书屋提供的阅读书桌能满足其家庭作业、寒暑假作业完成的空间需求;有的去“借阅书刊”——农家书屋中的书刊能够为其课外阅读提供资源;有的选择了“其他选项”,并填写了“亲子阅读”“结交朋友”等内容。
在选填项“利用时长”方面,24.1%的儿童利用农家书屋的平均时长为1小时以内/次,46.3%的儿童利用农家书屋的平均时长为2小时以内/次。这反映出农村儿童对农家书屋的利用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在书刊借阅方面,只有少数的农村儿童有过借阅行为,所借阅的书刊类型最多的是文学类,科普类、教辅类、漫画类书刊次之。
在关于“阅读场所”的调查中,排序从高到低为:家里、学校图书室、农家书屋,经过访谈得知,不少儿童认为农家书屋的书没有学校图书馆的书好看。
(四)农村儿童对农家书屋服务的主要建议
在“你对农家书屋满意吗”的调查中,选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儿童占比超过70%,选择“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儿童占比只有8.3%,可见,农村儿童对农家书屋的整体评价偏向正面——农家书屋对儿童的学习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服务改善建议方面,排名首位的是“增加书籍量”,尤其是应增加儿童文学类、科普类、绘本类书刊数量;其次为“提供更多阅读座位”;还有人认为应当“增加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延长开放时间”“设置专门儿童区”等。
二、农家书屋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孝感市3区县农村儿童留守率较高,但对于课外阅读的意愿较低;对于农家书屋有一定的认知度与接受度,但利用程度低。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儿童日常的信息获取主要依赖于手机、电视,忽视了对“农家书屋”这一物理空间资源及其知识资源的利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家书屋向少儿群体提供文化传播的积极性。
二是阅读参与度低。农村儿童对农家书屋的利用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写作业场所,借阅书刊的频率较低,没有充分利用农家书屋信息传播、知识服务功能。
三是书刊借阅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农村儿童对儿童文学类、教辅类和漫画类图书存在较大的借阅需求,但是农家书屋的资源供给却难以匹配这一部分需求。通过走访还发现,农家书屋有不少书刊存在版本过旧、破损等问题,影响读者阅读体验。
四是农家书屋针对儿童的阅读推广及服务针对性不足。
三、农村儿童阅读推广视阈下的农家书屋发展建议
(一)家、校要联合起来培养农村儿童阅读意识,使其重视阅读,进而不断提高其对农家书屋的利用程度
第一,家长应当提高对孩子课外教育的重视程度,适当控制儿童在电视、手机等媒体上的时间消耗,督促孩子将课外活动更多地用于学习和阅读之中;家长应和孩子一同走进农家书屋,共同读好书、学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通过家长的督促、带动,不断提高儿童对农家书屋的利用程度[3]。
第二,家、校联合共同提升农村儿童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农家书屋。从2014年倡导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17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发布,促进全民阅读已经成为我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指引;无独有偶,随着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阅读的重要性正不断被强化。家、校联合加强农村儿童的阅读推广、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已成为一种“社会要求”“教育要求”。家、校联合起来引导儿童阅读,能够使农村儿童意识到阅读与个人发展、家庭发展、国家未来息息相关,有利于农村儿童树立自觉的阅读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更多的孩子走进农家书屋[4]。
第三,面对农家书屋儿童文学类、教辅类、漫画类书刊资源不足的问题,除了农家书屋应当积极拓展资源之外,农村儿童也应当进一步扩大阅读覆盖面,广泛涉猎多类型书刊。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对前沿科技、社会新事物的接触渠道较少,书刊资源是其了解外部世界的有效渠道。儿童文学类、教辅类、漫画类书刊虽然是较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阅读内容,但是农家书屋提供的科普类、财经类、军事类、历史类书刊亦能够有效开拓其视野,引领农村儿童不断探索新领域。
(二)农家书屋应不断优化服务针对性,提升农村儿童对农家书屋的利用程度与利用效能
第一,农家书屋应持续加强资源建设。(1)不断增加儿童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类、教辅类和漫画类书刊,并针对儿童文化活动方面的现实需求,适当增加儿童服务类设施。(2)在数字化传播背景下,农家书屋还应当增加电子资源和网上图书馆的服务类型,通过电脑终端实现农家书屋与全国图书馆资源的联网,从而为农村儿童线上获取海量电子资源提供便利。(3)加强农家书屋与当地学校、企业图书馆之间的联合,共同构建资源共享网络。可借鉴孝感汉川市红星村农家书屋的做法,该村农家书屋与“盼盼食品”企业图书馆联合,共享图书资源,为当地读者提供了更充分的服务资源。
第二,农家书屋应当加强宣传推广,组织面向儿童的阅读实践活动,以推动良好阅读风气的形成。农家书屋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依托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可以感染农村儿童,使其爱上阅读,走进农家书屋。农家书屋既应根据自身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又要与相关书店、图书馆、出版机构及媒体联合举办阅读实践活动,以提升活动的影响力与参与度。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如“2019‘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就是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中国农业出版社、浙江省新华书店等出版发行单位联合浙江、海南、黑龙江、山东、湖北、安徽等多省市农家书屋共同开展的,活动涉及征文、演讲、朗诵、绘画、拼图、讲座等多种形式,成为了全国广大农村儿童暑期的“文化大餐”,有效推动了农村良好阅读风气的形成。
第三,农家书屋应加强服务能力——不仅要调整开放时间、完善空间设计,还应优化团队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培养高素质馆员。(1)对农村儿童来说,晚上、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是他们可能的读书时间。因此,农家书屋应调整开放时间,以满足儿童阅读需要。(2)舒适的阅读空间是农村儿童持续走进农家书屋的正向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农家书屋应不断完善空间设计,如提供更多阅读座位、设置专门的儿童阅读区与多媒体区等[5]。(3)实地访谈发现,孝感市3区县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大都由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担任,高中、中专以下学历居多,这些工作人员对于文化传承和阅读服务的认知度较低。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亟待提升。一方面,可以请大学生村官担任农家书屋的首席管理员,负责整体运营安排与活动统筹,并依托大学生假期志愿者、当地中小学教师志愿者等人才,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以提升农村儿童阅读指导服务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农家书屋还应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通过多元化交流学习和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如为农家书屋少儿阅读服务人员提供培训或深造机会,不断提升其儿童文学修养与儿童阅读导读、儿童沟通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让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出提升农村儿童文化素养的平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