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小学科学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策略

2020-01-09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成 光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教育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首先,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维,接纳和吸收新的教学模式。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正在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率。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和形成科学态度的意识。最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充分促进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当前,信息技术已经从多媒体信息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发展,教师要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观看一些专业的小学科学课教学视频,并分享在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观看。小学科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微信交流群,在里面发布一些教学经验或者教学视频,让其他教师进行观赏或者评价。[1]这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二、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拓展实验教学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吸引力的。一般情况来讲,实验教学的操作性强,实验内容丰富,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大力开展科学实验类型的课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课件教学;还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设备下载教学资料进行模拟教学。这样可以让实验教学更具有效性和真实性。同时,一些较难的实验,在现实的教学条件下不可操作,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弥补这一点。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呈现出的是彩色画面,这对于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这种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2]

例如,在电脑上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就可避免一些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材料不齐全对整体实验效果造成的影响。如果在课堂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媒体技术可以配合实际的实验器材进行同步操作。电脑上的实验操作,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欲望;另一方面,它可以对教师的实验操作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三、开展网络化教学课程,创设微课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教育领域的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是当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延伸与发展,同时也是学生课前进行预习的辅助工具。教师一般录制微课的视频时长大概是十多分钟,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部分在里面充分体现。微课集中浓缩了一节课的精华部分,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预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更好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最终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微课也体现了小学科学的魅力所在,其展现的知识部分与教师在实际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有一个完美的对接和延伸。

例如,在观看微课的视频时,学生可以选择在电脑、手机或者ipad上自行观看。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学生打开班级系统进行账号密码登陆(账号个人学号,密码自行设置)即可操作。微课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来说是一项新的突破。[3]微课是在信息化社会和教育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它对学生日后的探究性学习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育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熟练地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本学科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