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如何在专业成长中实现职业幸福

2020-01-09赵引莲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赵引莲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关小学 甘肃天水 741400)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自己的教学理想与教育价值[1-2]。教育教学会让人产生一种使命感,即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加强师生交流,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在课堂外,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关系。加强交流有利于师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共鸣。教育主体良好的生存状态之一就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教师的生存状态对实现教师的幸福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幸福感的实现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3]。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泉便是教师获得的幸福感。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体验职业幸福感的过程。

一、掌握教学技能,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高超的教学水平会使教师更容易获得教学事业上的成功与发展,有利于教师责任感的增强。因此,教师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能力。武装自己的有效方式就是不断地学习,研读多领域书籍,利用现代网络信息设备扩展自己的阅读空间,不断加强自己的知识框架与结构建设。综合利用个体学习模式与小组互动性讨论学习,不仅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而且有利于整个团队的建设与发展。教师总结工作中遇到的相似问题,与同事交流、讨论解决之道,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同事之间的亲密感,拉进同事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还有助于提升自我,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例如,学校定期召开教师培训交流会。在这个培训会上,学校邀请有资历的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能促进新老教师的交流、互动,使同事关系变得亲密无间,也有利于教师针对近期出现的教育问题展开深入沟通与探讨,构建良好的同事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教师责任感的形成与发展。

二、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实现职业幸福感

心态决定命运。同样,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他们面对的群体是学生[4]。这个阶段的学生本身就模仿性比较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起到榜样作用。教师要从接受现实、接纳自我、心存感激、爱岗敬业等多方面努力。你对这个世界付之以温柔,世界也会对你温柔相待[5]。教师若善于读书、热爱生活,就能让学生在其一言一行中受到熏陶,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能改善原本枯燥、无聊的课堂,让教育的芬芳弥漫四方。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增强,都会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形成。幸福感、愉悦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1~5的认识”时,教师要根据现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这阶段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作为主要判断依据的认知阶段,逻辑能力正在逐渐发展。教师可采用儿歌导入:“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用儿歌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融入这个学习氛围,不知不觉地掌握数学知识。随后,教师可利用手指游戏等进一步巩固知识点,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举手发言,取得进步。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肩负着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与责任,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与引导者、课本的研究者与开发者等,必须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

三、学生的关爱,有利于教师责任感与幸福感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是天底下最高尚、最伟大的职业。普通教师面对的是善良、纯真的学生,只要拿出真心对待学生,就会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这种爱是相互的。教师给予学生的爱,学生反馈给教师的爱,是构成教师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教师节,各班会举办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种积极向上的节日氛围有利于教师幸福感的形成与获得。又如,在教师过生日时,有的学生会给教师准备小小的惊喜。学生的关爱也渐渐成为教师幸福感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重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文建设,打造优秀文明校园,有利于教师责任感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重要来源便是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获得职业幸福感。社会和国家也为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