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的思考

2020-01-09冯丽英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冯丽英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中心 广东广州 510633)

在信息化时代,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受到十分关注,高等教育的过程,特别需要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和多样化的互动教学方式,也十分需要大量和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以及完备的教学体系。探索、研究并构建信息技术环境,借助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在不断努力研究的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是利用各种教具、投影、学具、录音、录像等媒体,根据各种媒体在特征,把光、形、色于一体,呈现出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画面,达到了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条件反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通过再现情境,受到启发,主动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这时,因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一个人产生兴趣之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更加乐于接受这种模式的教学,他们的积极性毫无疑问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高等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和要素,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目前,软件和硬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完善软件配套,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的必要条件:各个学院,各个专业,最好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网站。就目前来看,学校一般都设有“教育信息资源库”,如《高等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数字图书馆》等教育数据库、资料库、试题库,涵盖国情教育、升学指南、心理健康咨询、青春期生理教育、艺术欣赏教育、教育法规、《大学英语电子课件》《大学语文电子课件》等教育信息,师范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文献检索》等教育信息。理工科专业的计算机机房内部安装了各种教学课件,如《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CAD电子课件》《PHOTOSHOP电子课件》《PKPM电子课件》、基础课课件。[1]很多内容基本是上传到校园网,供全院学生共享,这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硬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的有力保障。各地院校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加大投入,经费逐年提高,经过了国家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评估审核,达到相应的标准。几年来,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对学校的机房、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建成的网络骨干主要是以光纤为主,还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让监控、信息服务、视频集于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2]目前,网络、数字投影机、电子黑板、笔记本电脑、监控摄像机、激光笔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基本在所有的教室安装了,满足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多媒体教学需要。

只有有了场地和设备,实践性教学才能得到保障和加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技能在环节之一。学校要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投入,如教育技术专业的实验室,从专业的特点来进行改造和升级,保留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重新投入部分资金,建设了一批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环境下的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播电视新闻演播室、摄影摄录设备数码化等等。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得到满足,在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同时,密切留意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教学发展在步伐。一些院校,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实验室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放实验室给学生使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校可以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举行相关的技能大赛,如计算机组装大赛,摄影大赛、Flash 动画制作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教育DV大赛、教育主题网站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训练学生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3]

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下,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也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课件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局限,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师生们一致认同。

依据我国多媒体课件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多媒体课件技术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课件的技术实现、功能应用。

2.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考虑课件的实用技巧与界面审美设计,如色彩、美学等是否能够做到内容与界面的有机结合。

3.注重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影响:分析教学内容、理解教学目标和研究教学对象等,设计适当的内容模块和提供一定的交互来提高教学质量。今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人们的具体要求,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会有进一步的变化。教育界比较关注的智能化诊断机制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向学生提出更改建议;通过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分布统计,在注重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影响,不妨可以借助智能诊断机制,向教师提供教学重点、方式、题型,给在一线教学的教师,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参考,评价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

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大环境下,国家教育部也在不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现代教学,使我们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网络环境也成为信息时代的组成部分以及重要标志。目前,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得到了极大改观,因为有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去思考一些新问题:首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应该采取的,如何保持新鲜活力,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促成;传统学习模式该如何完善和发展,建立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如何学会学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重要在一环,如何进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信息技术、网络教育的熟悉程度,教师掌握如何?与高效率实施多媒体教学的高要求,是不是还有一些距离?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一个具有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4]

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合理充分地使用资源库,我们有了新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应用现有的理论,创造性地不断探索、善于总结、及时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新理念、新原则、新策略。我们要去掉旧的观念,统一思想和观念,注重不断更新,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新的技术,将信息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成为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才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目前处在一个知识迅速更新,技术不断进步,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由于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全球信息化时代,这给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多特征,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这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