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树苗”到“参天大树”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2020-01-09陈晓倩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陈晓倩

(浙江省义乌市东河小学 浙江义乌 322000)

一、小学生德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很多农村地区的家庭开始向城市迁移。很多父母赶上了城市打工的大潮,让他们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就当前情况看来,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家庭的关爱及关心,在性格、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农村地区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学校的任务,但仍有一部分难以适应学校的管理。留守儿童大都是由家里的老人抚养的。这些老人的文化程度比较低,思想比较落后。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管理好班级的基本策略

(一)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不同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不同的,其心理和生理都是有巨大差别的。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家庭的关爱和关心,又受到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生理、心理都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出现自我封闭、不愿和同学交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该发挥优势,引导这些学生更加快乐、健康地生活和学习。比如,班主任可以及时和这些留守学生交流,了解其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在班级内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这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更大的激情和热情,更好地学习、发展和成长。

(二)鼓励与批评共存

孩子就像一棵树苗,需要不断施肥、矫正,经历长期的风吹日晒,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关心学生的成长,鼓励和赞扬其良好的表现,批评其不好的行为,并通过相应的方式和措施促使其改正缺点,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一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巨大的差别,因此,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发展也都会存在巨大的差别。

在学校,学生的表现是各式各样的。班主任应该平等地对待这些学生。但如果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歧视一些有缺陷的学生或给予人格上的侮辱,这些学生就会受到很大伤害。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让学生从心里接纳老师,相信老师。

(三)营造团结竞争的班风

对一个班级来说,团结是最重要的。因为团结能让所有学生凝聚在一起,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成长,最后达到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利用一些好方法凝聚班级的力量。比如,班主任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差的学生,两者一起学习。学习好的学生在给学习差的学生讲解时,能对所讲解的知识加深认识;而学习差的学生经过学习好的学生的讲解,也能领会其中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班级内会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融入集体,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达到教学的目标。

(四)注意家校之间的联系

教师想要达到教学目标,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比如,班主任可以走访家长,和家长交谈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与家长进一步探讨学校和家庭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才能促使其更好地成长,达到共赢。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有机会和教师及其他家长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学习其他家长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而形成一套管理孩子、培养孩子的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同时,教师在和家长交流时,应该向其传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让家长用传统的“棍棒教育”方式管理孩子。

(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班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班级主人翁地位,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其他同学一起努力、一起竞争,为争取班级的集体荣誉而共同奋斗[2]。要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班主任应该发挥优势,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努力,凝聚班集体的力量。

三、总结

当今教育模式在不断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其更符合时代及学生的发展要求。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应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特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担负的责任,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农村地区的班主任应勤奋努力地工作,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改善农村地区落后的教育水平,使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接受平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