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2020-01-09郭亚子王红旗李成吉
郭亚子 王红旗 李成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沙坪坝 400030)
现在,每一个大学生都离不开互联网,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APP应用软件也悄然占领人们的手机屏幕。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学习理念普遍超前。因此,大学教师要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给予他们主动学习的空间,让他们从多渠道获取新知识。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育改革作出了一些探讨,并从互联网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展开了具体阐述。
一、“互联网+”教育理念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创设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渠道除了教师就是课本,学习面较窄。有了互联网后,教学的外延扩大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范围也扩大了,师生除了课堂之外,还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更加方便和快捷,并且不用考虑时间和地点。这种跨越时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同时,由于网络资源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除了教师和课本以外,还有丰富的网络资源所提供的学习内容。互联网带来了学习手段的多样化,彻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观念。
作为大学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喜欢所学的学科,并愿意对所学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就需要努力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创新,并通过“互联网+”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带来一个全新的课堂互动模式。大学教师还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受到视觉的冲击。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也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转而通过微课、慕课等多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大学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因此,在“互联网+”影响下,大学教师要在大学教育中逐渐形成创新和多元化理念,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发展。[1]
二、“互联网+”时代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一)构建移动学习平台。大学教师要联合学校建立一个互联网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由于网络上的资源多种多样,许多内容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而学生的学习定力有限,网络上充斥着的一些诱惑性内容就会让许多学生沉迷其中。如果我们有本校的网络资源,就能够避免网络上其他信息的干扰。学校的网络平台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及时地进行留言互动,还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资源上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有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教师的教学内容也要及时地在平台上展现,让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和快捷地学习。
(二)积极创设微课。微课是在“互联网+”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时间短、突出教学重点等优势,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关的影音图片资源,然后亲身讲解并录制成视频。微课视频较短,大约只有5至8分钟,但教学内容精炼。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微视频,然后上传至QQ群、微信群或者资源平台,由学生自主地观看学习。学生也可以就微课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平台下方留言。这就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2]
(三)合理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他们对于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达成到教学目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作业任务,让学生从中学会自己学习。学生要想把自己所学知识借助于互联网来展现就需要多种技能,通过合作方式或是独立完成而制作出全新的教学内容,让其他同学看到而能够对许多知识碎片进行整合。这就是翻转课堂,能够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因此,翻转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通常由几个阶段完成:第一,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技巧;第二,学生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网络学习,并且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来确定项目的内容和方向,然后分工合作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第三,小组内成员根据任务提交自己的作业,组内成员也要共同制作将要展现的成果。这种成果往往是以课件的形式呈现,既可以呈现在班级里,也可以呈现在学校的网络平台上。
(四)合理运用慕课。微课教学模式呈现的内容大都是重难点知识,具有碎片化特点,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时,教师就可以配合慕课模式展开教学。当前,慕课模式在大学教学中比较流行,有很多国内外免费资源相继出现。慕课模式的快速蔓延,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并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教师在进行慕课教学时,要重视这样一些情况:一是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慕课的课程,在面对海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的慕课资源时,帮助学生甄选资源和压缩挑选范围,然后将课程选择决定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确定使用的慕课课程;二是由于学生自控力相对较弱,教师要为学生普及慕课资源的重难知识点,然后叮嘱学生主动汇报课前预习成果,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三是教师要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和活动组织计划。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利用课后时间主动和学生沟通,为学生在总结经验、处理疑难问题等方面提供帮助。[3]
“互联网+”环境使信息呈现指数式爆炸增长,同时也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机。对此,大学教师就需要结合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资源,给学生呈现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地甄选学习资源,并根据自身的学习时间进行灵活的学习安排。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都在快速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要以现代的教育理念来推动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让大学教育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使素质教育与个性化教育落地,从而提升大学课堂的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