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2020-01-09晏美凤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晏美凤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佛山 528308)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动,中职学校教育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关注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为社会提供更多具有先进专业技术的人才,以适应多元化社会对模具专业人才的挑战。基于此,很多中职学校结合实际做出了一些调整,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实训教学。很多企业基于资金、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对学生实习工作支持力度不理想。因此,中职学校想要通过实习期,让学生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能力变得十分困难。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融入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也成为中职学校提高职业型人才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模具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想要提高模具的制造水平,离不开具有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支撑。因此,中职学校可以结合中职模具教学专业教学的情况,采用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1]

一、中职模具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中职模具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不能相辅相成,过分注重理论讲解,忽视实践引导,导致学生看不懂、学不会。

2.实践条件和社会需求不适应。由于学校的器材设备较少,模具价格比较高,很多的实验只能限制于模拟阶段,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3.实践环节引导内容方式需要改进。在综合实训中,教学多采用按部就班的引导操作,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思维被禁锢,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中职模具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

中职模具专业的学生走出大学后,要走上一线工作,参与模具设计、工艺设计、制造、维修、调试、维护等工作。中职学校为转变过分偏重理论,实践性不强的教学现状,可以融入“任务驱动实践模式”,将实训引导和工作岗位的实际内容贯穿其中,以满足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需求。[2]

1.建立综合实践基地,是实训教学的物质基础。中职学校要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实践基地是基础。高标准的实训基地可以走在时代的尖端,满足教学引导和学生实践的需求,成为学校与企业沟通交流的桥梁。校企合作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采用定期合作,定向引导、互利互惠的原则,为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相结合打下物质基础。[3]

2.建设双师型队伍,是开展教学的有力保障。由于中职模具专业的特殊性,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娴熟的实践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学校的教师更偏重理论性,而技工则具有更加娴熟的实践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在构建综合实训模式的过程中,可以聘任一些技术高、懂理论与实践的教师做兼职,采用双师型队伍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3.融入任务驱动实践模式,提高学生的素养。“任务驱动实践模式”要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在理论知识和个人优势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继而实现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效果。

教师要结合实际分析,整理出学生实训中需要准备的基础知识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针对每一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布置实训任务。并通过引导,与学生一同确定任务的实践内容和方案。

学校教师结合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训,并鼓励学生学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兼职教师需要针对加工、检验、装配等细节进行引导,在强调安全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操作一些刀具器械,确保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实践任务。

小组结合作品和实际情况进行汇报、反思与经验总结。双师型队伍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实际情况,确定完成任务的质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情况等,并据此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探索中职模具专业教学的实践方法,实现实训环境企业化、实习项目岗位化等,为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打下基础,继而为社会输出更多模具专业型人才。

三、结束语

总之,职业院校一直担负着为社会输出更多优质的工匠型人才的使命,也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路上一直探索前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潜心研究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的素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