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分析
2020-01-09孙洪梅
孙洪梅
(哈尔滨剑桥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引 言
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注重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关注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优化升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环节中,从而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相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释放学生的天性,保障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要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更为明显,对学生的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重大。在积极落实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深入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新变化以及具体特征,积极融入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质量及水平的综合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教师需要抓住这一理论体系之中的核心要求,将具体的内容和形式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环节,以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及形式,并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国民族精神及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总结及概括。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这一重要的理论体系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并促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较强的社会主义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及优势,并能够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必须要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从上文相关分析中也可看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需要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及研究,以了解这一理论的重点以及核心要求,着眼于时代发展以及变革的现实条件,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首先,学校需要深入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多媒体渠道和网络学习平台,在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保障这一课程教学能够与时俱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在学习和贯彻这一重要理论之前,教师要抓住不同的教学元素,提炼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融为一体,并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首要政治任务。教师以此作为重点和核心要求来提高对教学的指导力度,保障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对思想政治学习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1]
其次,教师需要重新调整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方向以及核心内容,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站在新时代发展的角度了解我国的历史进程。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分析最为关键。有一部分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对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对中国改革在各个阶段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发展历程和成果有一个全新的认知,真正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价值,从而主动地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顺利地完成各科的学习任务,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最后,学校需要关注师资队伍的构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以及要点,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核心要求,给予教师更多自主提升以及学习深造的机会,让教师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从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给予学生优质的教学服务。[2]另外,教师个人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同行的优秀做法和经验,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教学策略的优化与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相联系,有效地践行素质教育以及科学发展观。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从而主动地规范言行举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及学习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形式,既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完美融合,还能促进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符合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实质要求,对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大有裨益。教师需要关注不同细节要素的解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