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工院校陶瓷专业“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0-01-09王亚奇
王亚奇
(湖南陶瓷技师学院 湖南醴陵 412200)
在以往高级技工院校陶瓷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水平以及职业能力的提升。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提出,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了机会。学生将课本学习到的陶瓷专业教学理论知识融入具体实践中,并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到实际岗位开展实习,明确了知识的具体应用。“工学结合”也为学生职业水平的提升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教学情境
陶瓷专业教师应落实“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课程为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针对陶瓷专业特点,教师要以“工学结合”模式为指导,开展情境教学。情境的思路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教学情境一定不能偏离陶瓷专业教学的内容;其次,教学情境应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着眼点,具体情境要以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为目标;最后,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与其将来职业岗位相关的模拟情境,达到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共同提升的效果。[1]
二、优化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完善校内实训场地,开展职业技能模拟训练
“工学结合”模式下陶瓷专业教学开展教学活动,需要学校提供特定的实训教学场地。学校要根据陶瓷专业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为基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在实训环境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企业模拟人员的合作沟通下,完成相关的工作流程,感受完成工作任务带来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在校内实训中,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专业人才参与到实训教学中,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陶瓷高级工程师进入课堂,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介绍陶瓷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加深学生对陶瓷领域的认识。二是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其树立陶瓷学习的自信心。
(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力度
“工学结合”模式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岗位中,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内。因此,高级技工院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保障学生能在真实场景中训练技能,为其提供适合的实习岗位和机会。这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最为关键的一步。学校还应全面了解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并调查其实习岗位的情况,让学生走进企业内部,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真正将自己融入实际工作中。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磨炼自身的技能,了解陶瓷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从而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通过深入探讨订单式教学,与企业共同制定陶瓷人才培养标准,将企业和学校的优势凸显出来,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基地,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也能为企业培养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同时还能为当地陶瓷经济的发展提供源动力。[2]
三、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以职业能力为参考进行考核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对考核评价体系作出调整,将技能考核与职业能力挂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课程考核,教师应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参考,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训练有机结合。这样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其将学习着力点向职业水平方向倾斜。高级技工院校在陶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应明确规定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的职业证书资格要求,并将这一参考纳入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中,将社会对陶瓷专业教学岗位的要求确定在课程设置上,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职业能力方面的匹配度。
(二)以综合能力为目标进行评价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标准,确定新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中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知识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二是技能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三是能力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小论文和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评价;四是职业素养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表现以及平时的表现等等,属于思想层面的评价。
总之,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级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进行调整。陶瓷专业教师在坚持“工学结合”理念的基础上,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重新设置,紧密围绕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在教学中落实一体化教学,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陶瓷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