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护理技能大赛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2020-01-09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赵 娇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陕西临潼 710613)

一、护理技能大赛的现状与问题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的目的,除了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尖端技能型人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检验学校的教学成果和发现教学问题,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完善。国家政策鼓励将技能大赛的内容作为考试范畴,其目的是为了改变现有教育的弊端,为社会和国家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这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

护理技能大赛是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设立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来自不同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竞争来取得较好的成绩,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护理技能大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能够让学生发现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没有接触过临床操作,缺乏临床经验,而每个患者都会有突发状况,当面对突发状况时,其随机应变能力不足,心理素质较差;护理动作较为流程化和机械化,没有体现人文关怀、护理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教师的教学息息相关。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护理专业的教师需要重视这些在护理技能大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从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1]

二、护理技能大赛的形势

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总共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知识考核与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核重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则注重学生能否将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临床实践的考核内容一般有徒手心脏复苏、密闭式静脉输液、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等急救措施和无菌操作技术。这些操作也都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技能。

护理技能大赛中实践操作的患者并非全都是模拟人,需要沟通交流的部分都是从各院校招募而来的护理学生或者是经过培训的标准化病人。这样便会增加比赛的真实性,能够体现学生在护理操作中是否只关注动作标准,而忽略人文关怀;是否具有随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实时病症的能力。实践操作比赛,不只是传统的临床护理操作项目,还会临时增加很多突发测试。例如,患者突然意外昏迷,或者出血量异常增多的现象,这会考察参赛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学生最后的总成绩,是将笔试成绩和临床成绩进行综合后的得分。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是极高的。学生不仅需要对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还要有极高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2]

三、根据技能大赛总结的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一)对教学标准做出调整

护理专业的教学标准是护理教学进程中的方向标。护理技能大赛中的内容标准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操作,与工作岗位直接对接。教师可以根据护理技能大赛的要求,对教学标准进行调整,从而培养高职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综合水平。[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进,将最新、最标准的内容提供给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临床技术前沿做好对接工作,了解临床护理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提高学生的职业修养,培养出具有先进理念和高技能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

1.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理论型教师,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在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护理专业经验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综合水平。为此,学校应该建立并扩大具有“双师型”资格的师资队伍,即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有相应的临床经验,可以给学生起到实际指导作用。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时,学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院护理专家到校任职,将自身多年从事护理职业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也可以让更多的护理教师到医院进行学习,在临床实践和动手操作中逐渐丰富自己的职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护理专业水平。[4]

2.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护理专业的实践学习现状并不理想。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践资源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现代护理专业的需求;一些院校的实践资源则较少,无法满足大批量的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就导致学生在实践学习阶段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无法与学生的就业岗位对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当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将高职院校与医院进行对接,实现双方合作共赢。这样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实践资源不足的弊端,还可以为医院培养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一举两得。

3.完善考核制度

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制度可以给予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考核一些启示,学校要将护理专业的评价标准量化和细化。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的期末考试分数,而应该将综合成绩细分为不同板块,保证学生的成绩可以体现其综合水平。[5]在细化综合成绩时,学校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期末笔试成绩和实践临床表现,三部分进行综合考核。课堂表现代表着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期末笔试成绩代表着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临床成绩则是考验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水平。这三方面的学习成绩可以体现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6]

四、护理技能大赛的意义

(一)将校内的教学内容与职业相对接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对于大部分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初次步入工作岗位,即使是本专业的工作,依然感觉到不适应和陌生。这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现代生产之间的联系存在断痕,无法满足临床实际需要。护理技能大赛的举行可以将护理专业学生提前与医院的护理工作岗位进行对接,从而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工作的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临床中。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不同,前者更注重专业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各界输送生产型和技能型人才。护理技能大赛是对现代临床经验和操作的产物,其评价标准也符合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标准,为学生毕业之后迈入社会岗位做铺垫。[7]

(二)促进教学体系的改革

护理技能大赛紧跟时代步伐和职业需要。护理教育的改革则稍有滞后,这会导致学校的某些教学内容无法跟上社会生产的步伐。护理专业主要体现为基础知识的拓宽、教学方式、创新能力等内容不能够满足目前临床的需求。为此,护理技能大赛对护理专业的教学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学校构建现代化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8]

(三)提高护理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护理专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做好教学分析,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护理专业的教学需要将临床实践融入教材中,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还要将行业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列入其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水平。[9]

五、结论

综上所述,护理技能大赛是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检测平台。它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划,对学校的护理专业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护理技能大赛是对参赛学生的全面考核。它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培养具有灵活性、专业性、创新性和操作性的高素质、高水平护理人才。[10]根据护理技能大赛,学校还可以对护理专业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保证教学紧跟临床护理的发展步伐,实现学生专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医院提供具有较高护理专业素养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