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对策探究

2020-01-09谈桂清

科学咨询 2020年6期

谈桂清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白银 730900)

一、高职生在顶岗实习中比较容易遇见的法律风险

(一)合同方面的风险

公民作为劳动法律中的主体,要有劳动权利及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是劳动者按照法律中的有关条例承担一定的义务、完成劳动权利。而行为能力主要是指劳动者的行为,要执行劳动义务、权利能力。但在实际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权利能力,以及行为能力方面均有不足。此外,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明确对顶岗实习范围和学生属于哪种法律关系进行界定,导致实习生的法律身份模糊。虽然,学生在正式实习之前,会签订以实习单位、学生本人,以及学校为主体的协议书。但是,这种协议书却是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关系之前所签订的,是一种意向协议。实习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并不是民法或者劳动法中所界定的关系,很多实习纠纷就是由此而衍生的。

(二)与权益保障有关的风险

虽然,实习生的工作任务和正式员工几乎一样。但是,他们能拿到的薪酬却非常少。有的实习单位仅为实习生提供部分生活津贴,甚至有不少实习单位会要求实习生付实习费。同时,还有很多单位会故意侵占实习生的休息时间,要求他们加班加点工作。[1]

(三)安全事故方面的风险

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需要直接对相应岗位的工作进行操作。在此期间,必然会面对一些劳动安全风险。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工作经验比较缺乏,相对于正式员工,其面临的风险会更多、更大。此外,由于顶岗实习学生与相应单位的关系,并不是《劳动法》中所界定的关系。因此,当实习生在工作中发生了事故时,很难以《劳动法》作为依据进行解决。

二、高职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防范法律风险的策略

(一)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尽快推进与校企合作有关的立法工作

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以明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种法律风险。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参考发达国家针对于顶岗实习的相关法律。比如,法国政府会针对本国实习生,以及相关实习单位,制定特殊劳动合同,将实习生视为特殊劳动人员,除了社保以外,正式员工所享有的待遇,实习生都可以享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行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法律风险。[2]

(二)教育行政部分应当不断强化统筹协调职责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基于相关制度的建设、平台构建、组织与协调等,渐次提高对学生实习工作的指导与统筹的力度。任务的主要内容是:对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应尽的义务进行监督。同时,把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与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结合在一起。基于此,教育行政部门还需加强在实习单位中,进行校企合作的指导与监督,做好服务与管理工作,推动企业诚信体系的发展与建设。[3]

(三)高职院校需积极承担和履行实习管理的主体责任

1.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不断完善相关实习制度

在学生正式进行顶岗实习前,学生的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学习一些与法律有关的知识。借此,强化学生的法律观念与意识。此外,针对顶岗实习,学校要不断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根据实习单位的建议与意见,对学生的部分要求详细列明。另外,学校应基于实习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与之相契合的风险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确保学生能够在实习前接受专门的培训,在实习中有明确的过程管理,在出险后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赔付等。由此,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学生的实习安全。

2.发挥好自媒体的作用,提高指导和监督的力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自媒体已经深入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此,广大高职院校不妨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开设专栏,开发相应的手机移动客户端,以及微信实习管理系统等。借此,学校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以预防事故,控制风险。[4]

三、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我国学生的顶岗实习还存在不少隐患,这些隐患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广大职业学校,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对这些隐患予以充分重视,加强相关研究,并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尽最大努力降低学生顶岗实习的风险,确保学生能安全实习,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进步与发展。